岩壑入窈窕,竹树穿纵横。榛莽出伏流,乱石疑列星。
迤逦寻水乐,谺然门幽扃。峰峦藏户牖,侧视分径庭。
飞尔鸣喑壁,直下如建瓴。锵然一泓水,流作鱼尾形。
风水相吞吐,隐隐闻雷霆。仙人奏云璈,玉女叩铜瓶。
水故不在乐,乐以水为声。音节出自然,丝竹无此清。
乃知太古初,不假器与名。坡翁有钜制,磨字悬青屏。
《大雅》久可作,谁与招山灵。惟闻白云外,天风吹泠泠。
【注释】窈窕:深远。榛莽:丛生的草木。伏流:地下的水流。谺然:形容门关得很严。峰峦:山峦。户牖:门户。侧视分径庭:侧面望去,庭院里分出一条条小道。喑壁:暗壁上发出声音。建瓴: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水。锵然:形容水流的声音。云璈:古代的一种雅乐。水故不在乐:音乐本不是由水声而来的。太古初:指上古时代。磨字:磨石上刻的字。青屏:绿色的屏风。
【赏析】这首《水乐洞》诗作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作者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后代。此诗描绘了水乐洞幽深秀丽的景象和美妙动人的音乐,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美好事物的赞美。
第一联“岩壑入窈窕,竹树穿纵横。”描写了水乐洞深邃的景色。窈窕:深远的样子。穿纵横:穿过竹林、树木,形成交叉的道路。
第二联“榛莽出伏流,乱石疑列星。”进一步描绘了水乐洞中溪流蜿蜒曲折的特点。榛莽:丛林杂草。伏流:地下的水流。疑列星:像星星一样排列。
第三联“迤逦寻水乐,谺然门幽扃。”描述了沿着溪流寻找水乐的过程,以及找到水乐洞后的情景。迤逦:曲折延伸的样子。谺然:形容门关得很严。幽扃:门户紧闭。
第四联“峰峦藏户牖,侧视分径庭。”描写了水乐洞周围山峦与门户之间的景致,侧面看去,庭院里分出一条条小道。侧视:从侧面观看。径庭:小路或庭院。
第五联“飞尔鸣喑壁,直下如建瓴。”描述了水乐洞内瀑布的壮观景象,水势直泻而下,如同倒置的斗笠。飞尔:形容瀑布水流急速。鸣喑壁:暗壁上发出的声响。建瓴: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水。
第六联“锵然一泓水,流作鱼尾形。”继续描述了瀑布的壮观景观,水声铿锵,水流形成鱼尾形状。锵然:形容水流的声音。
第七联“风水相吞吐,隐隐闻雷霆。”描述了风和水的相互影响,以及远处传来的雷声。风水相吞吐:风和水的力量相互吞吐。隐隐闻雷霆:隐约听到雷声。
第八联“仙人奏云璈,玉女叩铜瓶。”描绘了仙境中的神仙们演奏乐器,玉女们敲击铜瓶的场景。仙人奏云璈:神仙们演奏乐器。云璈:古代的一种雅乐。玉女叩铜瓶:玉女敲击铜瓶。
第九联“水故不在乐,乐以水为声。”表达了作者对音乐本质的理解,音乐并非由水声而来。水故不在乐:水原本就不是音乐。乐以水为声:音乐以水声作为基础。
第十联“音节出自然,丝竹无此清。”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自然之美,丝竹乐器没有如此纯净的音色。音节出自然:音乐的音律自然流畅。丝竹:指丝弦乐器和竹制的管乐器。无此清:没有如此清澈的音色。
第十一联“乃知太古初,不假器与名。”表达了对太古时代的怀念和对古人智慧的赞美。太古初:远古时代。假:依靠。器与名:工具和名声。
第十二联“坡翁有钜制,磨字悬青屏。”提到了苏轼的诗歌创作,并赞扬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坡翁:苏轼的别号。磨字:指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其中“磨”字最为人称道。青屏:绿色屏风。
第十三联“《大雅》久可作,谁与招山灵?”表达了对《诗经》的赞美和对古代圣人的敬仰之情。大雅:《诗经》中的一篇篇目。久久可以作:《诗经》是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流传了很长时间。《大雅》即其中之一。谁与招山灵:谁能召唤山灵?山灵:山林之神。
第十四联“惟闻白云外,天风吹泠泠。”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聆听自然之声的场景。白云外:山外的天空。天风:山间的清风。泠泠:清凉流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