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谢家聚,雪压毛公山。
人事悲何极,沧江去不还。
消愁诗自解,久病鬓先斑。
更少逢时伎,烟波处处艰。

沧江

沧江:指长江。沧,青色。

谢家聚:谢安的家眷。

毛公山:谢安的别墅。因山形似毛,故名。

人事悲何极:人生世事,悲伤无穷无尽。

沧江去不还:指诗人被贬后,无法返回家乡,只能寄情于山水。

消愁诗自解:指诗人在诗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久病鬓先斑:形容诗人因长期患病而过早地衰老。

更少逢时伎:意指诗人因身处乱世,未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或事。

烟波处处艰:形容诗人在漂泊途中,处处都充满了艰难困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写于他被贬谪期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首二句“沧江风寒谢家聚,雪压毛公山”,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沧江,指长江;寒冷的冬风,使谢家的聚会更显温馨;雪压着毛公山,展现了山的雄伟壮丽。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第三四句“人事悲何极,沧江去不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人生的悲哀,如同无边无际的沙漠,难以触及尽头;而沧江之水,却永远流向远方,无法回返。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又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担忧。

第五六句“消愁诗自解,久病鬓先斑”则转向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因长期患病而过早衰老的事实。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又流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两句“更少逢时伎,烟波处处艰”,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他感叹自己在乱世之中,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或事,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又揭示了他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挣扎。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