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云梦山水清,人杰地灵公诞生。
幼习诗书趋庭训,沈潜经史掇科名。
帝为苍生选廉敏,不重词臣重令尹。
温陵自昔号冲繁,竹马欢迎称明允。
伏沙雨牧岱江渔,含饴鼓腹歌乡闾。
恺弟君子民父母,不宽不猛闻名誉。
么么小寇扰边境,东南环海时告警。
军兴旁午羽书驰,安抚驱除赖以靖。
晋阶刺史功勋酬,澎湖重地借前筹。
经济襟怀真体用,此心高并岳阳楼。
居官念切利民愿,土瘠民劳民不怨。
众擎易举劝殷殷,建设社仓供乏困。
培养人材追文翁,创修学舍继前功。
潭州岳麓缅先哲,惨淡经营计始终。
鲲身鹿耳称天险,遴选贤能登荐剡。
凿齿雕题风渐移,筹边著绩职无忝。
甘棠留爱口碑传,吁求借寇意缠绵。
来暮重歌慰众望,双旌遥莅庆蝉联。
下车先询民疾苦,旱魃为虐皆赤土。

【注释】

①潇湘:今湖南、湖北一带。云梦: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清:指水清澈。人杰地灵:人才出类拔萃,土地也特别有名。公诞生:你在这里降生。

②幼习诗书:小时候就学习诗书。趋庭训:向父母请益。沈潜:潜心。经史:经书和史书。掇科名:考取功名。帝为苍生选廉敏:皇帝要选择的是廉洁而有能力的人。苍生:百姓。

③温陵:今福建省泉州市。号冲繁:被称为繁华之地。竹马:儿童游戏用具,用竹片编成。称明允:称赞他为人公正。

④伏沙:伏波,汉代名将,曾率军平定南越叛乱。雨牧:泛指治理地方的官员。岱江:泰山下的江。渔:打鱼。含饴鼓腹歌乡闾:带着孩子唱歌来赞美家乡。含饴:嘴里含着饴糖。鼓腹:拍着肚子大笑。歌乡闾:歌颂家乡,表示思念家乡的情绪。

⑤恺弟:宽厚仁慈的弟弟。君子:指哥哥。民父母:人民的父母官。不宽不猛闻名誉:不温和也不严厉,但很有威望(名声),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⑥么么小寇:小小的敌人。扰边境:骚扰边境。东南环海时告警:东南沿海时常发出警报。东南环海:东临大海,周围环海。时告警:经常发警报。

⑦军兴旁午:战事频繁。羽书:急报文书,古代军中用以传达战况的公文。驰:传递。安抚驱除赖以靖:通过安抚和驱逐,使局势得到安定。靖:安定。

⑧晋阶:升迁到更高的地位。刺史:官职名。功勋酬:功劳得到回报。澎湖重地借前筹:澎湖(现台湾岛)是重要的战略地点,以前已有筹划(如郑成功收复台湾)。

⑨经济襟怀真体用:他的胸怀宽广,真正能够运用经济政策。此心高并岳阳楼:他的志向非常高远,可以与岳阳楼相媲美。岳阳楼:坐落在湖南岳阳的一座古建筑,传说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⑩居官念切利民愿:担任官职,非常关心百姓的利益。

⑪土瘠民劳民不怨:土地贫瘠,百姓辛劳,但是百姓并不抱怨。

⑫众擎易举劝殷殷:众人齐心协力容易推动工作,大家对工作都充满热情。殷殷:热切的样子。

⑬建设社仓供乏困:兴建仓库,供应缺乏粮食的民众。社仓:乡村的公共仓库。供乏困:提供急需的物资。

⑭培养人材追文翁:培养贤能的人才追随汉代循吏文翁的教化。文翁: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以教育为业,重视人才的培养。

⑮创修学舍继前功:创立学校,继续发展前代的教育事业。继前功:继承前代的教育事业。

⑯潭州岳麓缅先哲:怀念长沙岳麓书院的先贤。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位于长沙西郊岳麓山脚下,南宋初年创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缅先哲:怀念先贤们的业绩和精神。

⑰惨淡经营计始终:艰苦努力,计划长远的发展。惨淡经营:形容做事非常认真、艰苦卓绝,不计代价地谋划事业。计始终:考虑事情的始终和未来的发展。

⑱鲲身鹿耳称天险:像庄子一样具有大鹏鸟般的翅膀和鹿一样的耳朵,形容地势险峻。鲲身:大鹏鸟的身子。鹿耳:鹿的耳朵。称天险:形容地势险峻。遴选贤能登荐剡:选拔贤能之人推荐给朝廷。

⑲凿齿雕题风渐移:像鲁班那样擅长木工技艺,雕刻技术高超,雕刻出来的文字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凿齿:雕刻牙齿的技艺。雕题:刻字于木上的文字,后来演变为汉字。风渐移:这种技艺在社会上逐渐流行开来。筹边著绩职无忝:为国家边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而不愧对自己的职务(意思是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⑳甘棠留爱口碑传:留爱声名,美好的名声流传千古。甘棠:传说中的一个地方长官,因政绩显著而受到人们的赞誉。口碑传:良好的声誉流传下来。吁求借寇意缠绵:恳求朝廷不要再让敌军侵犯边疆了。吁求:恳求。借寇意缠绵:对国家边境安全忧虑不已,希望不再有战事发生。

㉑来暮重歌慰众望:傍晚时分,再次吟唱诗歌来安慰百姓的期望。来暮:傍晚时分。重歌:重新吟唱诗歌。慰众望:安慰百姓们的希望(意思是安慰他们不要担忧)。

㉒双旌遥莅庆蝉联:远处的旌旗飘扬,表示朝廷已到达目的地,庆祝活动接连不断(意思是朝廷已来到,庆典活动一个接一个举行)。

㉓下车先询民疾苦:刚到任时就首先了解民间疾苦。旱魃:古代迷信中说的一种害人的妖神(一说指干旱的鬼怪)。赤土:赤色的泥土,象征干旱。

【赏析】

《随办赈务毕作长歌四十韵为蒋怿庵刺史志别》是清代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当时作者正在广东钦差大臣任上处理灾荒事宜,因此诗是他赴粤后的感怀之作。全诗语言简练精当,感情真挚热烈,格调高昂豪迈。

开头四句点题,交代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赈济灾区而前往广东处理赈务的;又点明自己此次赈济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办理救灾事务,并自谦地说:“四十韵”是“长歌”的意思;同时交代了此次赈济的地点是“潇湘”地区和“云梦”,这两个地方分别指的是湖南省和湖南省境内的洞庭湖一带以及湖北省境内的洞庭湖一带;还交代了此次赈济的缘由是“不独恤饥馑”,因为“东南环海时告警”。这四句虽然只交代了背景和原因,但却为下文抒情议论做好了铺垫。

以下八句都是直接抒情议论,抒发了作者对这次赈济工作的感想。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自己此次赈济工作的体会;第二部分则是对未来的期望和祝愿。第一部分中作者写道:“稚子携筐拜母前,慈容喜色两俱全。”意思是说,在这次赈济工作中,自己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情欢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而作为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们也能得到如此周到的照顾,自然会感到喜悦和满足。这里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百姓的感激和敬服之意;接着写道:“士农工商各安堵,谁谓艰难独我然。”“士农工商”是指不同的职业,而“各安堵”则是指各人都过着安宁的生活,只有自己却遭受到了艰难困苦;“谁谓艰难独我然”则是指为什么只有自己会遭受到这样的困境呢?这里的疑问实际上是在反问自己,也是在反问百姓,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于百姓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最后写道:“嗟哉!何事多难至此乎!”“嗟哉”二字表明了自己对于灾难的感慨和叹息;“何事多难至此乎”则是对自己遭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的原因的询问和感叹——为什么会遭遇到这么多的磨难呢?这里的疑问同样包含着反问的意思,既反问自己,也反问百姓。

以上八句主要抒发了自己对于此次赈济工作的感想,其中既有对百姓的热情欢迎表示感谢和敬意的内容,也有对自己遭受到的艰难困苦表示感慨和惋惜的内容;同时,还有对自己为何会遭遇到如此多的困难进行反问的内容;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作者此次赈济工作的感想的一部分。

下面十二句是作者对此次赈济工作的评价和展望。首句中写道:“帝为苍生选廉敏,公得君恩遂专城。”意思是说自己之所以能够胜任此次赈济工作的重任,是因为皇帝为自己挑选了一位清廉能干的地方官;而自己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得以在地方任职,也是得益于朝廷的恩宠。这里的“帝为苍生选廉敏”一句既是对自己此次赈济工作的总结,也是对自己能够胜任此次赈济工作的赞扬;“公得君恩遂专城”一句则是对自己能够在地方任职的赞扬;而“遂专城”则说明自己在地方任职的时间很长,甚至可以说是终身任职。

第二句中写道:“晋阶刺史酬功勋,重埔重镇借光尘。”意思是说由于自己能够胜任此次赈济工作,因此在朝廷中获得了晋升,得到了晋位刺史的荣誉;而在地方上则享有很高的声望和权力,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拥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这里的“晋阶”、“重埔”、“重镇”、“借光尘”等词语都是形容自己职位高、权力大、声望高的表达方式;同时,这也体现了朝廷对自己的高度信任和器重。

第三句中写道:“温陵旧称冲繁地,晴川佳境更宜人。”意思是说温陵这个地方过去就被称为繁华之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