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翼径来,环径绕清泚。
越冈若异态,共是此溪水。
野桃缭乱开,翠筱密于芑。
苔锢荒碑断,芦封古桥圮。
垝垣三四见,萧萧一城峙。
两水合汀际,孤舟向沙舣。
度津入古垣,曲巷仅容履。
喧寂虽各殊,台笠尽入市。
纵怀乞米书,施之得糠秕。
坡公煮肉法,于此无可使。
烦襟郁愁滋,恍然望溪水。
明月牛渚情,适有袁夫子。

【注释】:思州:地名。袁功懋(1623-?):字子远,号东山。明朝诗人、官员,浙江余姚人。

【赏析】:袁功懋的诗大多为五言绝句,此诗是其思州之行所作。全诗描绘了诗人经过思州时所见山水景色以及人文景观,抒发了他的内心感受和对当地风俗人情的观感。

首联:“寒山翼径来,环径绕清泚。”意思是说寒山的小路从远方伸过来,环绕着清澈的溪水。这两句描绘了寒山小路的地理位置,寒山小路蜿蜒伸展至远方,而溪水环绕在小路旁流淌。

颔联:“越冈若异态,共是此溪水。”意思是说越过山冈就像换了一副样子,都是这溪水的缘故。这里的“异态”是指山冈的形状和特点,通过“越冈若异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丘形态的观察和感受。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欣赏之情。

颈联:“野桃缭乱开,翠筱密于芑。”意思是说野桃花儿杂乱地开放,绿竹丛生茂盛,超过了芭蕉叶。这两句通过描述野桃花和绿竹的繁茂状态,展现了思州地区的生态多样性和自然美。

尾联:“苔锢荒碑断,芦封古桥圮。”意思是说苔藓覆盖了破败的石碑,芦苇堵塞了倒塌的古桥。这两句通过对荒废建筑的描述,反映了思州地区的历史沧桑和变迁。

尾联:“垝垣三四见,萧萧一城峙。”意思是说残垣断壁随处可见,一座座孤城屹立在那里。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思州地区的废弃景象以及历史的沉重感。

末联:“两水合汀际,孤舟向沙舣。”意思是说两条小河汇合在岸边,一只小船靠岸停歇。这两句描绘了思州地区的河流与船只的景象,也暗示了思州地区曾经的繁荣和活跃度。

这首诗通过对思州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思州地区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