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南山湄,泗城浸如臼。
雉堞宛然围,流波荡缺口。
城心矗浮屠,晃朗存户牖。
想当水未潴,山城大于斗。
洪涛倾天吴,巫支祁骇走。
遂使妇子居,竟作蛟鼍薮。
导川顺水性,神禹功不朽。
水由地中行,妙用传希有。
后乃违厥度,湮水水失守。
宣防英哲能,法鉴千载后。
长空松风回,凭轩惆怅久。
掘地伊何人,注海重搔首。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盱眙县怀古用杜工部九成宫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盱眙南山湄 - 盱眙县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淮阴市一带,这里的山峦环抱在县城的南边,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观。
- 泗城浸如臼 - 泗水城(今江苏盱眙县)被洪水淹没,就像大碗里盛着的小碗一样,形象地描述了洪水泛滥的情景。
- 雉堞宛然围 - 雉堞,古代城墙上用于防御的矮墙,这里指盱眙县城的城墙。洪水冲刷着城墙,使其显得更加坚固和雄伟。
- 流波荡缺口 - 洪水冲击着城墙缺口处,激起层层波浪。
- 城心矗浮屠 - 在洪水中矗立着一座古老的佛塔,虽然受到洪水的冲击,但依然屹立不倒。
- 晃朗存户牖 - 佛塔内部空间明亮宽敞,保存完好。
- 想当水未潴 - 想象当初洪水尚未积聚时,盱眙县城的山水环境应该是更加宜人。
- 山城大于斗 - 形容洪水过后,盱眙县城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同北斗星般高耸入云。
- 洪涛倾天吴 - 描述洪水的力量强大到足以倾覆天吴(即天空),这是对大自然力量的赞美。
- 巫支祁骇走 - 巫支祁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此处借指洪水中的惊涛骇浪。
- 遂使妇子居 - 由于洪水的影响,人们不得不暂时离开家园,生活在临时搭建的避难所。
- 竟作蛟鼍薮 - 在这里成为了各种水生动物的聚集地,成为它们的乐园。
- 导川顺水性 - 水流顺应地势,顺势而为,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
- 神禹功不朽 - 赞扬了大禹治水的功绩,他的功绩将永远流传后世。
- 水由地中行 - 水流顺着地面流淌。
- 妙用传希有 - 这种顺应自然、利用地形的特点非常罕见且神奇。
- 后乃违厥度 - 后来的人却违背了这一原则,导致洪水再次泛滥。
- 湮水水失守 - 洪水淹没了土地,使得原本的土地变得荒芜。
- 宣防英哲能 - 强调了统治者应该具备英明智慧,才能有效抵御洪水灾害。
- 法鉴千载后 - 这样的治理经验可以作为后世统治者的借鉴。
- 长空松风回 - 在广阔的天空下,松树的风声似乎在回荡。
- 凭轩惆怅久 - 站在高处眺望,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 掘地伊何人 - 为什么有人要挖掘地下?可能是为了寻找水源或者进行其他建设。
- 注海重搔首 - 对于这片土地来说,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首诗通过对盱眙县的历史背景和洪水灾害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治水经验的赞赏以及对现代社会水利管理的思考。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思考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