趯趯螳螂斧,临风带怒行。
一身腾去健,双臂劈来轻。
拒辙看呈勇,听琴讶变声。
黄昏三径里,修月证前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螳斧(táng fǔ)

  • 翻译:螳螂的斧头
  • 注释:“螳斧”可能指代一种用于战斗或装饰的小工具,如古代战士或文人用来表现勇猛或审美的工具。
  • 赏析:螳斧的形象描绘了螳螂在战斗中的勇猛姿态和其使用斧头的实用性。它象征着力量和勇气,同时也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文化之间的联系。

2. 趯趯螳螂斧,临风带怒行

  • 翻译:摇曳着的螳螂斧,面对风带着怒气前行
  • 注释:“趯趯”形容螳螂斧在风中摆动的样子,“带怒行”表示螳螂斧在前进时带着愤怒的情绪。
  • 赏析:通过这个动作,诗人传达出螳螂斧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武器,更是具有生命力和情感的生物。它不仅展示了其外观的凶猛,还赋予了它动态的生命特质。

3. 一身腾去健,双臂劈来轻

  • 翻译:整个身体腾空而去显得强健,双臂劈开却轻盈
  • 注释:这里的“腾去”和“劈来”分别描述螳螂斧的动作,一是全身腾空,二是手臂快速挥击。
  • 赏析:这种形象的对比强调了螳螂斧在使用时的力量与速度的结合。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力量和速度美学的理解。

4. 拒辙看呈勇,听琴讶变声

  • 翻译:在遇到阻碍时展现出勇敢,听到琴声时惊讶于声音的变化
  • 注释:“拒辙”指的是面对障碍物时的勇敢行为,“呈勇”表示展示出的勇气;“听琴”则是一种高雅的行为,而“讶变声”则是对琴声变化的惊异。
  • 赏析:这部分诗表达了一种从日常生活的实用主义到欣赏音乐艺术的转变,展现了人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反应和感受。

5. 黄昏三径里,修月证前生

  • 翻译:在黄昏时分的三条小路上,皎洁的月光证明了前世的身份
  • 注释:“黄昏”为时间背景,“三径”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场景,“修月”指明亮的月亮,“证前生”意味着通过月光来验证或证明某种身份、记忆或经历。
  • 赏析:这首诗通过夜晚的景色和月光来营造一种神秘和超然的氛围。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探索了时间、记忆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以及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