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食封侯等一尘,生还此日倍相亲。
百年未半垂垂老,万感于今事事真。
我自偷间强作达,君能著述未全贫。
诗成送与朱夫子,莫放深杯暗怆神。

【注释】

听纯庵吹箫梅君约同作兼和纯庵:听到纯庵吹箫,梅君相邀一同作诗,并作和诗。

乞食封侯等一尘:乞讨为生与做官一样都是尘土。

百岁未半垂垂老:活了还不到一百岁,已是满头白发,年事已高。

万感于今事事真:面对眼前的万象,感慨万千,世事真谛。

我自偷间强作达:自我安慰地说:自己能勉强地做到豁达大度。

君能著述未全贫:你的著述虽然还没有完成,但却已经贫穷。

诗成送与朱夫子:诗歌写成之后送给朱先生看。

莫放深杯暗怆神:不要把酒杯放下,不要让自己沉浸在深深的忧伤中。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首联点出作者因生活清苦而自甘淡泊的情怀;颔联抒写诗人对人生百态、世事无常的感慨;颈联则抒发诗人虽已人到暮年却仍能“强作达”,即以旷达的态度对待人生,表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穷愁潦倒的生活境遇的无奈与悲怆之情。

此诗首联起句便道出了作者的身世之悲,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乞食为生,且与为官一样,都是尘土一般的存在。这种境遇使得作者感到无比的辛酸与苦涩。然而,这也正是作者内心的一种真实写照,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依然保持着一种豁达的胸襟,这也是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联是作者在对人生的思考与体悟,他深知人生百年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因此,他更应该珍惜当下的时光,去体验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然而,当他面对眼前的种种现象时,却感到世事真谛无法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他倍感孤独与无助。

第三联则是作者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无奈与自嘲,他知道自己虽然已经年事已高,但是,自己的才华尚未得以施展,因此,他只能过着贫贱的生活。这种境遇让他感到无比的悲苦,然而他却并不以此为忧,反而以一个豁达的大度心态来面对这一切,这也正是他能够在困境中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联是作者对朋友的劝诫与期望,他希望朋友能够放下心中的烦恼,不要让自己沉浸在深深的忧伤之中。这种劝诫既是对朋友的关心与爱护,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次洗礼与提升。

最后一句则是作者对自己的期许与祝愿,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现状。然而,现实却并不如他所愿,因此,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这种无奈与悲壮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哀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