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公辅地,乃在城东隅。春风为惨淡,野鸟相招呼。
宋朝享祀配尼父,数百年来委残土。此心致主岂有他,学古无权空灭古。
遗蘖重生叹末流,党人名姓石工羞。皋夔稷契亦已矣,读书执拗乃如此。

这首诗是王荆公故址的题咏,通过对古迹的描述和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第一句:“巍巍公辅地,乃在城东隅。” 这里的“巍巍公辅”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或辅佐之臣的位置,而“城东隅”则是指这个地方位于城市的东部。这句话通过描绘出一处显赫的位置,暗示了这里曾经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价值。

第二句:“春风为惨淡,野鸟相招呼。”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虽温柔但带有几分凄清,野鸟在枝头相互呼唤,形成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这种景象可能暗示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第三句:“宋朝享祀配尼父,数百年来委残土。” 这句诗提到了宋朝时期对某位重要人物(尼父)的纪念活动,以及这一活动持续了数百年。这暗示了该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被后人尊崇的程度。

第四句:“此心致主岂有他,学古无权空灭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学习古代文化的态度,他认为学习古代文化是为了达到真正的理解,而不是为了炫耀或者模仿。同时,他也指出了现代的学习者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盲目地去学习古人的东西。

第五句:“遗蘖重生叹末流,党人名姓石工羞。” 这句诗批评了那些只知模仿古代而不求创新的学者,认为他们的行为就像是在废墟上重新种植树木一样,没有生命力。这里的“石工”可能是指那些从事石雕工作的人,而“党人名姓石工羞”则可能暗指这些人在学术或艺术上的浅薄。

第六句:“皋夔稷契亦已矣,读书执拗乃如此。” 这句诗进一步批评了那些只知道读书而不去实际行动的人,认为像皋夔稷契这样的贤人已经不存在了,而现代人却仍然执着于书本知识,不去实践。这里“皋夔稷契”指的是传说中的三位圣人,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闻名于世。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王荆公故址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他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和对现代教育方式的批评。同时,他也指出了现代人在学术和艺术上存在的问题,呼吁人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盲目地去学习古人的东西。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