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溪问渡少舽艭,石涧分流远击撞。
腰上葫芦头上羽,只身飞过水淙淙。
【注】少舽艭:小船。石涧分流远击撞:山涧的石头上流下的水撞击声。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溪边问船夫渡水,石涧上的水流撞击发出声响。腰间挂着葫芦,头上有羽毛,独自飞行过山间小溪。
【赏析】这首诗是台湾诗人林朝崧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船在溪中行,溪水激石,发出“击撞”的声音。后两句写船夫腰挂葫芦、头上带羽毛,独自飞越山涧小溪。整首诗句句对偶工整,意境清幽,富有情趣。
临溪问渡少舽艭,石涧分流远击撞。
腰上葫芦头上羽,只身飞过水淙淙。
【注】少舽艭:小船。石涧分流远击撞:山涧的石头上流下的水撞击声。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溪边问船夫渡水,石涧上的水流撞击发出声响。腰间挂着葫芦,头上有羽毛,独自飞行过山间小溪。
【赏析】这首诗是台湾诗人林朝崧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船在溪中行,溪水激石,发出“击撞”的声音。后两句写船夫腰挂葫芦、头上带羽毛,独自飞越山涧小溪。整首诗句句对偶工整,意境清幽,富有情趣。
【注释】 淳閟:指淳于髡。淳于髡是战国时齐国的著名辩士。艰鲜:艰难,稀少。食货交通列市廛:指市场上交易繁忙。最是居奇无赖子:最可恶的是那些投机倒把的人。动将宽政作奸缘:一有机会就利用宽松的政策进行投机活动。 【赏析】 此诗为《台湾纪巡诗》,内容是说淳于髡在齐国任官时,他以博闻强识、诙谐多智著称,曾以“口蜜腹剑”四字讽喻齐宣王,使齐宣王深以为然。后来,齐宣王派淳于髡出使魏国,因魏人不重其才
【注释】 台湾纪巡诗:指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对台湾实行的“移民实边”政策。 餐风宿露为当官,宿食经旬一饭丸。 餐风宿露,指艰苦地生活。当官,担任官职。 宿食经旬一饭丸,意思是说,为了当上官,他们不惜忍受风餐露宿之苦。 多少豪民安饱甚,动云番性耐饥寒。 多少豪民,许多土豪、豪绅;安饱甚,生活得非常好。 动云番性耐饥寒,那些富豪贵族认为,番人(指台湾土著)有耐饥寒的习性。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讽刺诗
【解析】 1. 闽人轻惰粤人勤,垦置田园内外分。闽:指福建省;粤:指广东省。轻惰:不勤劳;垦置:开垦;内分:内地;外分:海外(边疆地区)。译文为:福建省的人不勤劳,广东人勤劳。在内地开垦的田地和在海外开垦的田地都有。 2. 占籍莫嫌多客仔,曾歼朱祖作前军。占籍:登记户口,编入户籍;朱祖:朱文炽,明末抗清义士。译文为:不要嫌弃那些没有户籍的外来者,他们曾经是抗击清兵的前哨军。 3. 赏析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手刃番黎血尚腥,忙镌肌骨作人形。 -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战斗中的英勇行为。"手刃番黎"指的是击败或杀死敌人(在这里指台湾的敌人)。“血尚腥”强调战斗的激烈和血腥场面。“忙镌肌骨作人形”则形容诗人在极度愤怒和决心下,用自己肉体上的创伤来塑造英雄的形象。 2. 遍身竞赌人多少,方信当场孰惯经。 - 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战斗经历和对战场经验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是一首台湾纪巡诗,诗人通过观察和描绘台湾的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表达了对台湾的深厚感情。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内社诸番气未驯,如魔如鬼独种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台湾的居民还没有被驯服,他们就像恶魔一样独立自主。"种神"在这里指的是台湾人民像神灵一样独立自主,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2. 楂桠鸡距工飞走,跳跃猿猱是比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台湾的树木参天而立,鸟儿飞翔自如
逐句释义及注释: 1. 荒垄攒来耦十千,纷纷窜籍占田间 - “荒垄”:指荒芜的土地,这里可能指的是农田。 - “攒来”:聚集而来。 - “耦”:古代对男女成婚的称呼。 - “窜籍”:非法或不正当地占用土地。 - “田间”:泛指田地之间。 2. 纷纷窜籍占田间 - 这句诗表达了农民为了争夺土地而非法占用的情况。 3. 可知地利不须尽 - “地利”:自然地理优势。 - “不须尽”
【解析】 “台湾纪巡诗”指《台湾纪巡》。这首诗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由他亲笔书写的一首纪实诗。诗中叙述了他统一台湾、巩固海防和修筑城池等事迹。其中“磺气渐消田渐辟”的意思是:瘴气逐渐消失,田地逐渐开垦;“料应添筑海边城”的意思是:预计在海边要修筑一座新城。 【答案】 ①金汤永固藉雄兵(“金汤”即大海,“雄兵”指郑成功);②极北分屯淡水营(“淡水营”指台湾南部的鹿港)
台湾纪巡诗 金梭轻掷夜深闻,独木虚中杼柚分。 织就天衣无杀缝,扊毛五色达戈纹。 注释: 1. 金梭轻掷:用金色的梭子轻轻一梭,织机上响起了夜的歌声。 2. 独木虚中:织布机上的梭子在木头的空心部分来回穿梭。 3. 杼柚分:指织布机上的梭子将木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空的,一部分是被梭子穿过。 4. 织就天衣:织出了一件像天上的衣服一样的丝绸。 5. 无杀缝:没有一点瑕疵,完美无缺。 6.
台湾纪巡诗 秋冬官催认饷忙,一丝一粟便输将。 最怜番俗须重译,溪壑终疑饱社商。 注释: - 【秋冬官催】:指官府催促官员缴纳赋税或军粮。“催”在这里是动词。 - 【认饷】:领取俸禄或军饷。“饷”指的是军饷。 - 【一丝一粟】:形容数量极少。“丝”为量词,“粟”为古代容量单位。 - 【输将】:运送,输送。“输”为动词。 - 【重译】:多次翻译,辗转传译。“译”指翻译。 - 【溪壑终疑】:最终怀疑
【注释】 老番:指台湾少数民族。拜舞:向神明行礼。回旋:来回转动,这里形容跳舞动作。细叩:仔细询问。生平剧可怜:一生的遭遇令人感到可悲。生事苦:生活困苦。丁徭:古代一种差役。田赋:田租。说当年:谈论当年的往事。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台湾巡视时所写,反映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和艰苦处境。 一、二两句“老番拜舞复回旋,细叩生平剧可怜。”描绘了当地少数民族向神明行礼,来回转动的情景
【注释】 倦来:形容身体极度疲乏。高枕:指安睡在树顶上的巢中。藤蔓连牵:指树枝交错缠绕,像藤蔓一样。栩栩(xǔ)梦回:形容梦中仿佛真的回到了过去。非是蝶:不是蝴蝶。蟏蛸(xiāo shá):一种蜘蛛。 【赏析】 《台湾纪巡诗》,作者为明末清初人,其作品多有感于国运之衰微而作。此诗以咏物寄寓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 首联“倦来高枕树为巢,藤蔓连牵枝格交。”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莽葛轻便破碧沙,弄潮如戏语喧哗。 - 译文:轻快的船帆在碧绿的水面上划过,掀起阵阵波浪如同嬉戏般喧闹。 - 注释:莽葛,指船只轻盈、快捷;弄潮,即在水边玩耍或游泳,此处指船只在水中激起波浪的动作。碧砂,指碧绿色的水面。 2. 依稀佛子乘杯渡,仿佛仙翁泛海槎。 - 译文:模糊地可以看见佛子们乘坐小船渡过海洋,恍若仙人在泛海而行。 - 注释:佛子,指佛教徒;杯渡
【注释】台湾纪巡诗:在台湾巡视时所写。诸峰攒集黛螺青,指群山环绕着的岛屿如同黛螺一样。 玉岭如银色独莹:白色的玉岭像银一样洁白明亮。 展拓晴云千万里,插天一幅水晶屏:晴天的云彩伸展开来,好像有千万里那么广阔;它高高地插入天空,就像一块透明的水晶屏风。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台湾巡视时看到的壮丽景色。首句“诸峰攒集黛螺青”,形象地描绘了台湾岛周围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象,如同黛螺一般
【注释】台湾纪巡诗:指诗人在台州府任职期间,为官清廉,不贪钱财。抄阴尺布:指抄写经文时所用的布,比喻微薄的俸禄。不堪缝:形容俸禄微薄得连缝补衣物都不够。无褐无衣:意为没有衣服穿,形容生活困苦。可耐风:意为能够忍受寒冷。北地乍寒:指北方气候突然变冷。偷射猎:暗中进行打猎。人人尽是鹿皮翁:意思是人人都像鹿皮一样朴素,形容人们生活清贫。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诗人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廉洁奉公的诗歌
诗句释义 1 北辙初回又指南 - “北辙”可能是指北方的路途,而“南指”则意味着向南行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从北向南移动的情况,同时表达了他对南方的渴望或向往。 2. 迢迢原隰未停骖 - “迢迢”形容遥远,这里指的是旅途的漫长和艰辛。“原隰”可能指的是平原和低地,而“停骖”即让马休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的辛劳与坚持。 3. 看山几遍还遵海 -
成帷成幕逐飞尘,纨裤多缠舆隶身。 成帷成幕:指车盖、帷帐等物。成幕,形容车辆豪华。 纨裤:用细绢做的衣服,比喻富贵之人。 多缠舆隶身:指仆从众多。 惯习淫奢无善俗,少年思怕老来贫。 惯习淫奢:长期过着纵欲奢侈的生活。 无善俗:指没有好的风俗习惯。 少年思怕老来贫:年轻的时候担心将来会因年老而贫穷。 赏析:此诗通过写诗人对奢华生活的喜爱和对贫困未来的担忧,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