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拙畏城市,孤意耽山居。
裹粮常苦乏,遂令此愿虚。
不耕复不读,悠悠已夏余。
念之怀百忧,中夜步阶除。
会心岂在远,奚必厌吾庐。
晨起谢亲友,杜门境已舒。
入室书盈箧,可以慰饥劬。
欣然遂息肩,俯仰皆自如。
竹树拂清暑,蝉声亦萧疏。
隔俗即丘壑,何须慕樵渔。
注释:
- 甲午季夏,即农历五月,这里指五月。
- 性拙畏城市,孤意耽山居,意思是我的性格朴实,害怕城市的喧闹,只想过着隐居的生活。
- 裹粮常苦乏,遂令此愿虚,意思是我每次出发时总是感到囊中羞涩,使我的隐居愿望落空。
- 不耕复不读,悠悠已夏余,意思是我不耕种也不读书,度过夏天的大部分时间。
- 念之怀百忧,中夜步阶除,意思是一想到这些我就忧虑重重,在半夜时分走上台阶。
- 会心岂在远,奚必厌吾庐,意思是我们的心意相通,不必去羡慕他人的住所。
- 晨起谢亲友,杜门境已舒,意思是早晨起床后感谢亲朋好友们的到来,家门已经关闭。
- 入室书盈箧,可以慰饥劬,意思是进屋后发现书籍已经装满了箱子,可以安慰我饥饿和劳累的身体。
- 欣然遂息肩,俯仰皆自如,意思是轻松地放下了所有的负担,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都感到自在。
- 竹树拂清暑,蝉声亦萧疏,意思是竹树摇曳着清凉的微风,蝉鸣声也显得稀疏而悠扬。
- 隔俗即丘壑,何须慕樵渔,意思是只要避开世俗的生活就仿佛进入了山间的风景,何必羡慕那些打柴和捕鱼的人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诗人描述了自己远离喧嚣的城市,渴望过上隐逸的生活,但最终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