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夕漫漫,苍烟沉石坛。
僧归孤棹晚,月下一钟寒。
旧雨隔千里,秋琴成独弹。
重来泊萧寺,落叶满湖干。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云水夕漫漫,苍烟沉石坛。
- “云水”形容天色昏暗,水面上雾气弥漫的景象。“苍烟”指远处山色与烟雾相融,形成一片朦胧的景象。“沉沉”表示景色的宁静和深远。“石坛”指的是寺庙前的石台。这里的“石坛”象征着一种孤独和寂静。
- 僧归孤棹晚,月下一钟寒。
- “僧归”意味着一个僧人在傍晚时分回到了他的住处或者寺庙。这里的“孤棹”指的是僧人独自划船回来。“一钟”可能是指和尚敲击的钟声,也可能是指夜晚的月光映照下的场景。“寒”字形容夜晚的寒冷气氛。
- 旧雨隔千里,秋琴成独弹。
- “旧雨”可能指过去曾经有过的老朋友或旧友。“隔千里”表示彼此相隔遥远。“秋琴”可能指的是秋天弹奏乐器的情景。”成独弹”强调了这种场景的孤独感和寂寞。
- 重来泊萧寺,落叶满湖干。
- “重来”意味着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泊萧寺”指的是在萧寺这个地方停船。“落叶满湖干”描述了萧寺周围的湖面被落叶覆盖的情景,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日夜晚泊舟于萧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寥和对过往友情的回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于人物情感的刻画,传达了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过去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