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霭春晖,幽居山四围。
风梳杨柳瘦,雨润豆苗肥。
树色侵书幌,江光漾钓矶。
地偏心自静,相赏欲忘机。
逐句释义
- 高阁霭春晖,幽居山四围。
诗句解释:高耸的楼阁被春日的阳光照耀,四周被山峦所环绕。
关键词:
- 高阁:指高大的建筑,通常用于代表地位或重要性。
- 春晖:春天的阳光,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幽居山四围:形容居住地四周被山峦环抱,给人一种隐秘而宁静的感觉。
- 风梳杨柳瘦,雨润豆苗肥。
诗句解释:春风拂过杨柳,使它们显得更加修长;雨水滋润着豆苗,使它们长得更加丰腴。
关键词:
- 风梳杨柳瘦:风轻轻梳理着柳树,使得柳枝更加柔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雨润豆苗肥:雨水滋养着豆苗,使它们生长得更加茁壮。
- 树色侵书幌,江光漾钓矶。
诗句解释:树木的色彩渗透到了书房的窗户上,江面上的光影映照在钓鱼台上。
关键词:
- 树色:树木的颜色,通常是指绿色或其他自然的色调。
- 书幌:古代建筑中的门帘或者窗格,这里可能指的是书房内的装饰品。
- 江光:江面上的光芒,可能是夕阳或月光等自然光源。
- 钓矶:钓鱼的石堆或岩石,这里是诗人用来比喻江景的美丽之地。
- 地偏心自静,相赏欲忘机。
诗句解释:由于位置偏远,心灵自然归于平静,欣赏美景时甚至忘却了一切算计与杂念。
关键词:
- 地偏:位置偏僻,远离喧嚣的地方。
- 心自静:心境自然安宁,不受外界干扰。
- 相赏欲忘机:在这里,“相赏”指的是互相欣赏,“机”则指心中的算计或杂念。诗人在美景面前忘记了所有世俗的欲望和烦恼,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首句通过“高阁”这一形象,为整首诗奠定了一种高贵、清雅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春风、细雨等自然元素,赋予了景物以生动的生命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与生命力。最后两句,通过“相赏”一词,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