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竹丛中水石淙,应官听鼓踏逢逢。
武昌行客今衰柳,蛮府参军此大江。
陆贾旧通南粤使,祝良新受九真降。
论功绝峤看铜柱,浪泊威名振岭泷。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送濮荆南经历之粤西
- 注释: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一位名叫濮的荆南经历前往粤西(今广东西南部)的经历,可能是他的官职所在地。
2. 篁竹丛中水石淙
- 注释: 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篁竹丛中,水石潺潺,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篁竹是指竹林,水石淙则描绘了清澈的水流声。
3. 应官听鼓踏逢逢
- 注释: “应官”可能意味着他的职责或职务,“听鼓”则形容他在衙门里听到的鼓声,“踏逢逢”形容他步伐匆匆的样子。这里的关键词“逢逢”形象地表现了忙碌的氛围。
4. 武昌行客今衰柳
- 注释: 描述诗人在武昌见到的行客(可能是旅行者),他们现在已是衰弱的老态,象征着岁月流逝和衰老。
5. 蛮府参军此大江
- 注释: 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别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即将到达的蛮府(可能指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地区)的期待或好奇。
6. 陆贾旧通南粤使,祝良新受九真降
- 注释: 这是对诗人背景的描述,提到了陆贾这位古代著名的外交家曾担任南粤的使者,而“祝良新受九真降”则可能指的是某个新的和平或友好协议的签订。
7. 论功绝峤看铜柱
- 注释: 这里的“绝峤”可能指的是极高的山峰,而“铜柱”则是一个历史遗迹。这句话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功绩的认可和纪念。
8. 浪泊威名振岭泷
- 注释: 描述了诗人虽然漂泊不定,但他的名声却因英勇善战而闻名于岭泷地区,即岭南地区。这里的“浪泊”可能表示诗人的生活状态,而“威名振岭泷”则表明了他的声望广泛。
译文
送别濮荆南经历去粤西,竹林之中水声潺潺。官衙里听见鼓声忙,武昌行客已变衰。蛮府参军踏过大江水,陆贾旧事传南粤。新条约成就望九真,论功铜柱显英名。虽漂泊但声誉广,岭海波涛扬威名。
赏析
本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和深刻的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感以及他对历史事件的感慨。通过对陆贾、祝良等人的提及,诗人展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对过往历史的尊重和怀念。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事件交织,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岭南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景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