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杨扰后又鏖兵,怕听晨昏刁斗鸣。
满目疮痍馀烬劫,不堪回首暨阳城。
【注释】
乙丑:即光绪十一年,农历正月初一日。山庄:作者在杭州时所建的别墅。
扰攘:纷乱。后:指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鏖兵:作战。
晨昏:早晚,昼夜。刁斗:古代军用的铜制的钲和镯(duò)。
馀烬:余火,残余的战火。劫:战争。
暨阳城:浙江绍兴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乙丑年(1875)正月初一避居杭州西湖边的别墅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太平军与清军在浙江一带的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痛苦以及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洪杨扰后又鏖兵”,首先提到洪杨之乱,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着以“又”字点明此诗写于洪杨之乱之后,再次发生战事。
第二句“怕听晨昏刁斗鸣”,描述了诗人害怕听到战争的号角声。这里的“晨昏”指的是日出和日落,“刁斗”是古代军中的一种报警器。诗人因为担心被卷入战争,所以在听到这些声音时感到恐惧。
第三句“满目疮痍馀烬劫”,描绘了战争后的残破景象。这里的“疮痍”指的是战争留下的痕迹,如破坏的建筑、满目疮痍的土地等。而“馀烬”则是指战争的残留火种,表示战争并未完全结束。
最后一句“不堪回首暨阳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城市的怀念和无奈之情。这里的“暨阳城”指的是杭州,也是作者的故乡。诗人在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感慨,无法再回到那个美好的城市。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