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瓴舴艋溯奔湍,图画应知俗手难。
烟带春痕上山翠,晴烘水气破江寒。
津亭花绕朱幡队,野寺松藏白玉坛。
欲向云崖刻诗句,他时留与扫苔看。
晓起
建瓴舴艋溯奔湍,图画应知俗手难。
烟带春痕上山翠,晴烘水气破江寒。
津亭花绕朱幡队,野寺松藏白玉坛。
欲向云崖刻诗句,他时留与扫苔看。
注释:
- 建瓴:形容水流直下或形势极为险峻。
- 舴艋:一种小船。
- 溯奔湍:逆流而上。
- 图画应知:形容画作难以比拟真实景色的美。
- 烟带春痕:春天的山雾像烟雾一样缭绕在山峰上。
- 晴烘水气:阳光照射下的水面蒸腾起的水汽。
- 津亭:渡口附近的亭子。
- 花绕朱幡队:形容花朵环绕着红布制成的旗帜。
- 野寺:野外的寺庙。
- 松藏白玉坛:松树隐藏在白色的石坛中。
-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 诗句:在这里指的是作者想要在山上刻写的诗作。
- 扫苔:清除石头上的苔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建瓴舴艋溯奔湍”,用“建瓴”形容水流势大,“舴艋”则是小船的意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逆流而上的场景。接着,诗人通过对春雾、江水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最后两句则是对山顶上的云崖和山下的寺庙进行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