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黏天水势骄,荒洲芦荻自萧萧。
五更酒醒百忧集,孤艇梦回千里遥。
虫响断时秋过雨,月明多处夜吹箫。
江城铁瓮看如许,满眼寒芜打怒潮。
【注释】
江边晓望:江边早晨远眺。江边:指长江之滨或长江沿岸一带。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9月7日至9日之间,太阳黄经到达165°时交白露节令。此时气温逐渐下降,早晨有白茫茫水汽弥漫,故称“白露”。黏天:粘在天边。水势娇:形容水流的气势旺盛。骄:旺盛。荒洲:荒芜的沙洲。萧萧:风吹芦苇的声音。五更酒醒百忧集(wù jié):夜深人静时酒意已尽,忧愁也随之而来。五更时分,天色将明,是人们开始新一天活动的时候。酒醒,酒意散尽。百忧集,许多忧愁汇集在一起。孤艇梦回千里遥(qióng):梦中回到故乡。孤艇,小船。梦回,梦境返回,这里指梦中回到故乡。千里遥,形容距离极远、时间很长。虫响断时秋过雨(chùn hàng duàn shí chūn guò yǔ):秋天过去,夜里传来虫鸣声。秋过雨,秋去冬来之时,秋雨已经停止。月明多处夜吹箫(yuè míng duō chù yè chū xiāo):月光明亮,各处都有箫声。月明多处,到处可见明月照耀。箫,一种乐器,声音高亢悠扬。打,同“达”,通,到。怒潮:汹涌澎湃的大浪。满眼寒芜打怒潮(mǎn yǎn hán wú dǎ nù cháo):满眼望去都是荒凉的野草丛生的地方,被汹涌的怒潮所淹没。
【译文】
清晨站在江畔眺望远方,只见天边的白露沾湿了水面,河水波涛滚滚如一匹雄壮的骏马,气势高昂。荒芜的沙洲上,芦荻丛丛,一片萧索之声,随风飘荡。夜晚醒来后,心中忧虑重重,百感交集。梦见乘船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半夜里听到秋雨过后蟋蟀叫声断续,月光明亮,处处都能听到箫声悠扬。望着江城,只见那铁瓮城墙高大威武,却依然屹立在那里。眼前只见满眼的荒凉草滩被怒涛所淹没。
【赏析】
《江城子·江边晓望》是宋代词人苏轼于公元1083年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诗人清晨站在江边远眺,所见江面水势汹涌,岸边荒洲芦荻萧瑟。下片写诗人因思念故乡而感到惆怅,夜深酒醒之后,梦中回到故乡;半夜听到秋雨过后蟋蟀叫声断续,月光明亮,处处都能听到箫声悠扬;望着江城,只见那铁瓮城墙高大威武,却依然屹立在那里。眼前只见满眼的荒凉草滩被怒涛所淹没。全词以景起结,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和对国事的深切关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