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溪山尽足夸,劳人重复度仙霞。
偶因身到聊题句,却为春来便忆家。
野水何心常绕郭,疏梅无主自开花。
经过南浦桥边路,碧草芊芊茁嫩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立春日的浦城道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一、瓯越溪山尽足夸,劳人重复度仙霞。
- 关键词:瓯越(古代地名,今浙江省温州一带),溪山(山水),仙霞(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劳人(劳累的人)
- 注释:瓯越地区的山水风景优美,令人赞叹不已。作者在这里感叹自己像那些辛勤劳作之人一样,不断行走于仙霞之间。
- 赏析:通过“瓯越溪山尽足夸”一句,诗人展现了对瓯越地区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辛勤工作、不断奔波的感慨。而“劳人重复度仙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辛劳与自然美景之间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二、偶因身到聊题句,却为春来便忆家。
- 关键词:偶因(偶然的原因),身到(身体到达),题句(作诗),忆家(思念家乡)
- 注释:偶尔因为身临其境而写下诗句,但春天一到就会思念家乡。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如春天来临)的思乡之情。他通过“偶因身到聊题句”展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即在旅途中随意写下诗句以抒发情感。而“却为春来便忆家”则揭示了内心深处对家的深切思念,春天的到来反而让他更加怀念远方的家。
三、野水何心常绕郭,疏梅无主自开花。
- 关键词:野水(野外的水)、郭(外城)、疏梅(疏落的梅花)、无主(没有主人)
- 注释:野水自由自在地环绕着外城,而疏落的梅花无需主人便能绽放。
- 赏析:“野水何心常绕郭”运用拟人手法,将流水赋予了人的情态,仿佛它有意无意地环绕在外城周围,增添了诗意和动感。而“疏梅无主自开花”则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受拘束的意境,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由追求。
四、经过南浦桥边路,碧草芊芊茁嫩芽。
- 关键词:南浦桥(位于浦城县,是一座古桥),碧草(翠绿的草地),芊芊(茂密的样子)
- 注释:经过南浦桥边的小路,一片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嫩芽。
- 赏析:最后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里自然景色的美丽。南浦桥边的小路上,碧绿的草地生机盎然,嫩芽悄然生长,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景,也寓意着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刘长卿在《立春日浦城道中》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既有对瓯越溪山的赞美,也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更有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