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尽兰膏惜寸阴,煎熬终不昧初心。
孤檠柄曲吹痕淡,细雨更残背壁深。
有焰尚能争皎月,无花只可耐孤吟。
平生一点分明意,每为终风恨不禁。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诗句1:
“镫”(dēng):指灯笼。
“兰膏”(lán gāo):古代用来照明或祭祀的香料。
“惜寸阴”:珍惜每一刻的时间。
“煎熬”(jiāng náo):忍受困苦和折磨。
“初心”(xīn chūn):最初的愿望或目的。
“孤檠柄曲”:形容孤独一人时,手杖的影子弯曲。
“吹痕淡”:形容风力微弱,留下的痕迹不明显。
“背壁深”:形容墙壁的阴影深重。
“有焰”:有光亮的地方。
“皎月”:明亮的月光。
“无花”:没有花朵。
“耐孤吟”:能够忍受孤独的吟唱。
译文:
我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忍受着煎熬,坚守着我最初的梦想和愿望。在孤独中,我的影子显得模糊,而微风轻拂下,留下了淡淡的痕迹。虽然只有光亮的地方,但我仍然能与皎洁的月光竞争;虽然没有花朵陪伴,但我可以独自一人享受吟唱的快乐。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重视以及对孤独中坚持自我、追求理想的决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如“孤檠柄曲吹痕淡”,描绘出孤独中的坚韧和不屈。此外,“每为终风恨不禁”反映了诗人对命运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