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青青忽自怜,浮生如梦亦如烟。
乌啼月落知多少,只记花开不记年。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感怀
草色青青忽自怜,浮生如梦亦如烟。
乌啼月落知多少,只记花开不记年。
注释与赏析:
- 草色青青忽自怜:这句表达了看到春天草木生长,心中涌起一种自我怜悯的情感,可能因为春天的生机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与易逝。青,常用来形容草的颜色,给人一种新鲜、生机勃勃的感觉。怜,指怜悯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可能是由于对生命无常的认识。
- 浮生如梦亦如烟:这里用“如梦如烟”比喻人生的短暂和虚幻,意味着人生像一场梦,又像一缕烟雾,转瞬即逝。浮生,指人世间的生活,泛指一切尘世之事;梦和烟,则强调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转瞬间就会消失的特性。
- 乌啼月落知多少:这里的“乌啼”,可能指的是乌鸦的叫声,乌鸦常在黄昏时开始啼叫,象征着夜晚的到来。月落,即月亮落下,表示时间已经到了晚上。这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知多少”是询问之意,表达出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好奇或感慨。
- 只记花开不记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如花)的珍惜,但并不过分沉溺于过往(如年份),而是专注于眼前的美丽和体验。这里的“花开”象征着美好的时光或经历,而“记年”则可能表示对时间的忽略或忘却。
赏析: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抒发诗人的感情和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春天草色的描述,引出对生命易逝的认识;接着以“浮生如梦”和“如烟”比喻人生的短促和虚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时间和变化的无奈及珍视眼前的美好。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时间深刻的感悟和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