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一片月,只在板桥西。
楼笛隔江起,宫鸦何处栖。
故人自兹去,今夜宿青溪。
孤枕应无寐,秣陵秋已凄。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送友之金陵”
- 注释: 送别友人至金陵(今江苏南京)
- 赏析: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对象,为全诗定下基调,即离别之情。
第二句:“南朝一片月”
- 注释: 南朝指的是历史上的南陈国,这里的“一片月”可能指代的是南京城的夜晚,或是整个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
- 赏析: 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古老的夜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
第三句:“只在板桥西”
- 注释: 板桥指的是古代南京城东面的一个著名桥梁。此处特指其西边,可能是诗人在送别时特别指出的地点。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所剩无几的地方的怀念,也隐含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第四句:“楼笛隔江起”
- 注释: 楼是指南京城内某座楼,笛声隔着江面传来,意味着友人已经远去。
- 赏析: 这句描绘了朋友离开后的孤寂与思念,笛声成为了连接双方的纽带,但距离使得这份联系变得遥不可及。
第五句:“宫鸦何处栖”
- 注释: 宫鸦可能暗指宫中的乌鸦,象征着皇宫的威严和冷清。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自己身处的环境感到的一种孤独和不安。
第六句:“故人自兹去”
- 注释: 故人指的是老朋友或旧日的朋友。这里表示诗人意识到这位老朋友即将离去。
- 赏析: 这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感慨。
第七句:“今夜宿青溪”
- 注释: 青溪可能指的是南京附近的某个水边,诗人选择在这里过夜,可能是为了表达一种离愁别绪。
- 赏析: 通过今晚在青溪过夜,诗人可能在表达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八句:“孤枕应无寐”
- 注释: 孤枕指的是孤单一人的枕头,无寐则表示难以入睡。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
第九句:“秣陵秋已凄”
- 注释: 秣陵是南京古称,秋天的到来使得这座城市更加凄凉。
- 赏析: 这句描绘了南京秋季的景象,并借此表达诗人对于友人离去后,个人情感上的痛苦。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对友人离去后孤独感的抒发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了作者深深的离别之痛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忆。整体而言,诗歌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