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竹阴已深,庭架绿亦茂。
夏景呈朱鲜,累络韬芳秀。
将学云鸟游,直由意外观。
笔力尽屈盘,点刷免荒陋。
山令人攀登,水令人浣漱。
原坦树槚枌,壁欹凿窗窦。
松膏沃径肥,石髓抽兰瘦。
耳目一时移,心智忽然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明确注释,理解全诗意思,然后分析内容和主旨,把握作者情感态度,最后进行赏析即可。
“夏日作山水题以填空”,点明题目,交代写作背景和目的。
“梧竹阴已深,庭架绿亦茂”,写夏日的景色:庭院中梧桐、竹子树荫浓密,绿意盎然。
“夏景呈朱鲜,累络韬芳秀”,写夏日的景色:夏日的景象呈现鲜艳的红色,层层叠叠地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花朵,芳香四溢。
“将学云鸟游,直由意外观”,写夏日的景色:想要像云一样飘飞,从远处观看夏日的美景。
“笔力尽屈盘,点刷免荒陋”,写夏日的景色:用力书写,挥洒笔墨,不用荒率的写法。
“山令人攀登,水令人浣漱”,写夏日的景色:高山让人登高远望,流水让人洗涤心灵。
“原坦树槚枌,壁欹凿窗窦”,写夏日的景色:平坦的原野上长满了树木,墙壁倾斜了,窗洞也出现了。
“松膏沃径肥,石髓抽兰瘦”,写夏日的景色:松树下的泥土滋润着小径,石质上的树脂渗透着兰花。
“耳目一时移,心智忽然凑”,这是诗人的感受和体验:眼前的一切美好景物都使他耳目一新,心旷神怡,他突然之间有了灵感。
【答案】
译文:
梧桐竹子树荫浓密,院内绿草茂盛繁密。
夏季景色呈现鲜艳的红色,层层叠叠地呈现各种美丽的花朵。
想要像云一样飘飞,远方观看夏日的美景。
用力书写,挥洒笔墨,不用荒率的写法。
高山让人登高远望,流水让人洗涤心灵。
平坦的原野上长满了树木,墙壁倾斜了,窗洞也出现了。
松树下的泥土滋润着小径,石质上的树脂渗透着兰花。
眼前的一切美好景物都使他耳目一新,心旷神怡,他突然之间有了灵感。
赏析:
首二句写夏日的景物。“梧竹阴已深”,“阴”字写出了梧桐树、竹子树荫浓郁的特点。“庭架绿亦茂”,“架”字写出了院落四周长满绿色植物的特点。
中间六句是诗人对夏天景色的具体描写。“夏景呈朱鲜”,色彩艳丽,层次丰富,形象生动。“累络韬芳秀”,比喻手法运用恰当贴切,富有表现力。后两句写诗人在欣赏夏日美景时的心情。“将学云鸟游”表达了诗人要像云那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的愿望;“直由意外观”则表示诗人愿意放开胸襟去观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后八句是诗人对夏日景色的赞美。“松膏沃径肥”,描绘出松树树干下肥沃的泥土滋润着小径,为读者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石髓抽兰瘦”,则表现出石髓从石头里渗出而使兰花更加清瘦的特点,进一步渲染了夏日景色之美。
“耳目一时移”四句是诗人对夏天的感受和体验。这四句是说眼前的一切美好景物都使他耳目一新,心旷神怡,他突然之间有了灵感。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总结。“山令人攀登”,表明山给人带来向上的力量;“水令人浣漱”,表明水给人带来清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