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一脉来夜郎,东流直下万里长。
包络滇黔汇交桂,中乃混一漓与湘。
浔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归大洋。
端州城外石矶石,屹此四瞰为遮防。
三面皆山一面水,水又襟带山之旁。
初看七岩排北牖,金天逦迤腾光芒。
诸峰渐西势渐阔,远如两扇枨闑张。
一丝袅袅下天际,纡徐浩淼趋中央。
忽然斗起跑空立,一门万马争奋骧。
强弓迅矢发不及,白浪倒射苍崖苍。
束以孤亭受以峡,峡三十里皆羚羊。
建瓴屋下复有屋,嵩台址本层层方。
因台拓扉俯峡底,不知更几千丈强。
大湘小湘出帆背,顶湖沥湖穿石梁。
龙湫又吐诸瀑下,峡口急斗声礌硠。
千岩树逼水关绿,万壑风溅山窗凉。
自此南江北江合,滔滔浩浩仍悠扬。
百里千里注海去,复接横浦浈含洭。
斜阳极天逆远翠,顷刻四壁皆江光。

诗句:

  1. 昆仑一脉来夜郎,东流直下万里长。
  • 昆仑山脉源自夜郎国(古代对今天的贵州一带的称呼),水流向东,一直流向万里之外的大海。
  1. 包络滇黔汇交桂,中乃混一漓与湘。
  • 滇池和黔地在南方,桂林山水在中游,漓江和湘江在北边交汇。
  1. 浔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归大洋。
  • 从浔州、梧州开始经过许多曲折,最终抵达南海,然后全部流入广阔的南中国海。
  1. 端州城外石矶石,屹此四瞰为遮防。
  • 端州的城墙外,有一块石头像矶石一样屹立着,四面都可以俯瞰。
  1. 三面皆山一面水,水又襟带山之旁。
  • 周围都是山,只有一面是水,水又环绕着山的边缘。
  1. 初看七岩排北牖,金天逦迤腾光芒。
  • 刚开始看时,七座山峰像窗户一样排列在北面,天空呈现出金色,连绵不绝地闪耀着光芒。
  1. 诸峰渐西势渐阔,远如两扇枨闑张。
  • 各座山峰逐渐向西延伸,越来越高宽,远处好像两扇屏风张开。
  1. 一丝袅袅下天际,纡徐浩淼趋中央。
  • 一股细线缓缓地向天空伸展,渐渐向中央汇聚。
  1. 忽然斗起跑空立,一门万马争奋骧。
  • 突然间,战鼓擂响,成千上万的士兵奋力冲锋。
  1. 强弓迅矢发不及,白浪倒射苍崖苍。
  • 强劲的弓箭射出的速度跟不上士兵前进的脚步,白色的浪花倒射在苍凉的崖壁上。
  1. 束以孤亭受以峡,峡三十里皆羚羊。
  • 用一座孤立的小亭子作为防守,峡谷长达三十里,全是羚羊出没的地方。
  1. 建瓴屋下复有屋,嵩台址本层层方。
  • 在高处的屋檐下又有一座房子,嵩台的基址原本是层层方形的。
  1. 因台拓扉俯峡底,不知更几千丈强。
  • 因为这座楼台,我推开门向下俯视峡谷底部,不知道有多深。
  1. 大湘小湘出帆背,顶湖沥湖穿石梁。
  • 大湘和小龙潭位于船的后面,顶湖和沥湖穿过石桥。
  1. 龙湫又吐诸瀑下,峡口急斗声礌硠。
  • 龙湫再次喷涌出瀑布,峡口的水声如同雷鸣一般。
  1. 千岩树逼水关绿,万壑风溅山窗凉。
  • 无数的山峦紧靠着水关,绿色覆盖;万壑中的风吹拂着山窗,凉爽宜人。
  1. 自此南江北江合,滔滔浩浩仍悠扬。
  • 从此南边和北边的江流汇合,水波滚滚,依然显得宽广而深远。
  1. 百里千里注海去,复接横浦浈含洭。
  • 一百里、一千里的江河都注入大海,然后又连接到南边和北边的江河上。
  1. 斜阳极天逆远翠,顷刻四壁皆江光。
  • 斜阳映照着天空,远处的天空被染成金黄色,瞬间四周都被江水映照得明亮起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从端州出发,沿江而下到达南海的壮美景色。诗人通过对山川河流、亭台楼阁等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多姿和人类活动的繁荣景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