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玙,原名朱之瑜,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00,卒于公元1682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鲁玙,号舜水。
诸生,崇祯末两奉征辟,未就。
南明弘光时授江西按察副使,亦不就。
南京陷落后,依黄斌卿于舟山。
舟山陷落,辗转日本、安南、暹罗间,往来于张煌言、陈煇军。
后定居日本,水户藩主待为国宾。
在日本讲学二十余年,卒葬长崎,日本学者私谥文恭先生。
精研六经,学求注重事功,对日本颇有影响。
有《舜水文集》。
生卒年:1600-1682
鲁玙,原名朱之瑜,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00,卒于公元1682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鲁玙,号舜水。
诸生,崇祯末两奉征辟,未就。
南明弘光时授江西按察副使,亦不就。
南京陷落后,依黄斌卿于舟山。
舟山陷落,辗转日本、安南、暹罗间,往来于张煌言、陈煇军。
后定居日本,水户藩主待为国宾。
在日本讲学二十余年,卒葬长崎,日本学者私谥文恭先生。
精研六经,学求注重事功,对日本颇有影响。
有《舜水文集》。
生卒年:1600-1682
【注释】 1. 漫兴:随兴而作。 2. 徐生:即徐凝,唐代诗人,字孝德。 3. 别峰:指别峰寺,在今安徽歙县北。 4. 孔壁:指《论语》,孔子著。 5. 仙路:仙境之路。 6. 秦封:指秦始皇,名嬴政。 7. 流水去无尽:指江水向东流去,永无尽头。 8. 故人:老朋友。 9. 乡书经岁达:指家信经过一年多才到达。 10. 离恨转重重:指离别的愁绪更加深重了。 【赏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避地日本感赋”,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诗歌情感。答题时注意结合注释、诗句中的关键词等来分析诗歌的情感。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意思是说:看着西方的天空,天色暗淡无光,心中无比悲伤;胡人占据着中原,使我伤心不已。 “衣冠谁有先朝制?”意思是说:那些衣冠楚楚的士子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鲁玙,号舜水。 诸生,崇祯末两奉征辟,未就。 南明弘光时授江西按察副使,亦不就。 南京陷落后,依黄斌卿于舟山。 舟山陷落,辗转日本、安南、暹罗间,往来于张煌言、陈煇军。 后定居日本,水户藩主待为国宾。 在日本讲学二十余年,卒葬长崎,日本学者私谥文恭先生。 精研六经,学求注重事功,对日本颇有影响。 有《舜水文集》。 生卒年
王之棠,字石农,是清代的诗人。 王之棠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且政治相对稳定的时代,其诗歌创作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社会状况。王之棠的诗作中,有的作品如《鸬鹚桥晓起》、《沅州石屏歌在黔安作》等,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还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状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