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照无多日渐沉,馀霞散绮满西岑。
不随孤鹜飞江渚,偏逐归鸦落树林。
斜度微云千片玉,淡依新月一钩金。
欲餐自愧惭中散,鞅掌风尘思不禁。

【译文】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渐沉渐隐,天空的余晖像绮罗一样散开。

不是随同孤鹜在江渚上飞翔,偏要追随那归巢的乌鸦落进树林。

斜度着千片云彩,宛如玉石一般;淡黄的月亮挂在天边,恰似一钩金钗。

想品尝这美味佳肴,惭愧得如同孔融当年。官运亨通,风尘仆仆,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注释】

  1. 台湾八景:即台湾著名的八大自然景观。包括“台北大屯山夜景”、“日月潭晨辉”、“阿里山日出”、“火烧岛晚霞”、“曾文溪泛舟”、“北投温泉”、“花莲七星潭”以及“台东太麻里日出”。
  2. 残阳:指夕阳西坠的景象。
  3. 馀霞:指傍晚时分天空的彩霞。
  4. 绮(qǐ):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或锦绣。
  5. 西岑:西边的山岭。
  6. 孤鹜(wù):孤独地栖息在芦苇丛中水鸟,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7. 归鸦:指傍晚归来栖息的乌鸦。
  8. 微云千片玉:形容云彩薄而白,如千片白玉般洁白。
  9. 淡依新月一钩金:形容新月初升,淡淡的光辉映照在天空,像一根金色的线。
  10. 自愧惭中散:孔融字元直,三国时北海郡太守,为当时名士,与祢衡、孔融、陈琳并称“建安七子”。这里用孔融自谦之意来表达作者自感才华未得到施展的遗憾。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绝句。诗人在描绘了夕阳西下,馀霞满山的美景后,笔锋一转,又写到了归鸦归林、斜云横空、新月挂天的宁静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以“残阳无多日渐沉”起笔,营造出一种暮色苍茫、夕阳西下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夕阳西下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之中。
    诗人以“馀霞散绮满西岑”作结,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夕阳馀晖洒满西山的情景。这里的“馀霞”指的是傍晚时分天空中的彩霞,它如绮罗般美丽绚烂,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温馨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欣赏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例如“不随孤鹜飞江渚”一句,诗人以“孤鹜”喻代自己,表达了自己在仕途道路上的坎坷与无奈。而“偏逐归鸦落树林”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归鸦归林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最后四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其中“斜度微云千片玉”一句,形容了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朦胧、神秘的感觉。而“淡依新月一钩金”一句则描绘了新月初升的明亮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