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夫,原名何乃莹,清代诗人
何乃莹是清代的诗人。
字润夫,一字梅叟,灵石人。他在光绪庚辰年考中进士,并改任庶吉士,后历任左副都御史等职。何乃莹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他不仅在官场上有着丰富的经历,而且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的《秋边感兴》、《入吉林城见松花江》以及《双白莲歌题长女兆英画》等作品都是他诗歌创作的代表作。
润夫,原名何乃莹,清代诗人
何乃莹是清代的诗人。
字润夫,一字梅叟,灵石人。他在光绪庚辰年考中进士,并改任庶吉士,后历任左副都御史等职。何乃莹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他不仅在官场上有着丰富的经历,而且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的《秋边感兴》、《入吉林城见松花江》以及《双白莲歌题长女兆英画》等作品都是他诗歌创作的代表作。
【注释】 挽张百熙联: 为张百熙写的悼亡诗,张百熙(1847年-1913年),字君表,号石医。湖南善化(今长沙县)人。清末著名教育家,曾先后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学部右侍郎兼管学大臣等职。 祝寿未登堂:张百熙在光绪皇帝的六十大寿时,因身体不适未能参加庆典。 仕隐殊趋:仕途和隐居的生活方向不同。 看公霄汉鸾翔:看到你如同鸾鸟一般飞翔于天际。霄汉,指天空,鸾翔,指飞向天空。 六十光阴一弹指:人生短暂
这首诗的原文是: 挽曾纪泽联 海国仰征轺,波靖重洋,攘外善承名相业; 山陵随权节,风寒易水,感怀凄检旧诗篇。 译文: 在海外的国家仰望使者(征轺),在平静的大海中稳定了重洋,对外能够善于继承名相的业绩; 在山上陵墓跟随权力的节度,在寒冷的风中行走在易水边,怀念着过去的诗篇。 关键词注释: - 海国:海外的国家。 - 征輶(yóu):使者的通称。 - 波靖:指海上波平如镜,没有风浪。 - 攘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理解诗句的意思,需要结合全诗的内容,以及注释来理解。“挽张之洞联”是《清故湖广总督部院右副都御史兼署两江总制一等肃毅伯张公挽联》,这是一副对联,作者在悼念张之洞时,用词恳切。上联写他“济艰难局、为社稷臣,不愧五朝元老”,下联写“结桃李缘、附葭莩末,平生三谒师门”。 【答案】 ①济难济难,指帮助国家渡过灾难。②社稷社稷,国家。③三谒:三次拜见
双白莲歌题长女兆英画银河倒泻三峡泉,粉笔划破秋空烟。 临风悄对光莹然,意态绰约花开先。 注释:银河从高处倾泻下来,如同三峡的泉水倒灌而出,仿佛能听到水声在空气中回荡。粉笔在秋天的空中划过,留下了一道道痕迹,如同盛开的莲花,显得那么美丽动人。 晓月欲坠凉娟娟,露华皎洁珍珠圆。 乍如宓妃来洛川,凌波微步交回旋。 又如佛子临九天,芬陀利花在眼前。 瑶池昨夜开华筵,空中掷下双玉盘。 素女醉舞青娥颠
【注释】 秋边:指秋天的边疆。 铜柱:汉武帝在匈奴西边设置的和亲的“汉家公主”的陪嫁物品,即“胡床”,是一种圆形的座凳。特林:《汉书·地理志》载:“玄菟郡有高城,东北有浕乐台,有长山临海,有铁关。”《后汉书·郡国志》也记载:“高城,县名。”碑碣:刻石立碑。近如何:近在咫尺,指代“安边”。虾夷岛:古时对朝鲜半岛北部称“虾夷”。虎蹐河:比喻战乱之地。安边:安定边疆。 轻用战:轻易使用战争。柔远
【解析】 题中“注释”“赏析”为干扰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首先通读全诗,了解内容大意,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句,从手法、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吉林城的自然风光。首联“三面城垣一面江,入城瞥见浪花撞。”交代出吉林城的地理环境,写出了吉林城的自然景色;第二联“市声近杂潮声起,帆影低随树影降。”点出了吉林城的市井生活
【注释】 手植盆蕉经冬犹绿晨雪静对赋诗记之:手植的盆蕉在冬天仍然保持着绿色,早晨下雪时静静地面对着。 翡翠新鲜玉莹洁:翡翠像新鲜的玉石一样晶莹洁白。 天然图画自清绝:这如同一幅天然的画卷,显得那么清新脱俗。 满园寒色透重帏:园子里一片寒冷的颜色透过重重的门帘。 窗里芭蕉窗外雪:窗外是芭蕉树,窗内是白雪飘落。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冬日庭院景色的七言律诗。首联点出时间
【注释】 1. 偶成:即偶然写成。 2. 午梦凉:午时醒来,梦中觉得清凉。 3. 竹翠侵纱幕:竹叶的绿影侵入了纱帐。 4. 白莲自开落:白莲花自然开放又凋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庭院静谧之景的小诗。首句写诗人午梦之后醒来,感到清爽怡人;第二、三句写诗人看到窗外的庭院,十分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白莲在不知不觉中开放后又凋谢了;末句是说,白莲开放和凋谢都是很自然的,用不着人为地去干预
银河倒泻三峡泉,粉笔划破秋空烟。临风悄对光莹然,意态绰约花开先。 晓月欲坠凉娟娟,露华皎洁珍珠圆。乍如宓妃来洛川,凌波微步交回旋。 又如佛子临九天,芬陀利花在眼前。瑶池昨夜开华筵,空中掷下双玉盘。 素女醉舞青娥颠,六月霜雪霏琼田。我持杯酒凭雕阑,俯视秋水清且涟。 中央宛在疑飞仙,神游江潭周湘沅。灵均素质同昭宣,兰汤沐浴清白全。 琼枝玉华成班联,移家宛住西湖边。两峰凝雪生朝寒,我欲从之劳跻攀。
伍秉镛是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序之,号东坪,广东南海人(今广州)。 在探讨伍秉镛的生平时,可以发现他不仅是一位多产的诗人,还曾出任湖南岳常澧道 。这一职位显示了他在当地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的诗歌成就也是不容小觑的,其作品集《渊云墨妙山房诗钞》便是其文学才华的代表
吴大廷是清朝时期的诗人和官员。 吴大廷,字桐云,湖南沅陵人,生于1824年,卒于1877年。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一生经历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吴大廷在咸丰五年(1855年)中举人,后历任台湾分巡道等职务。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统治者,他在位期间注重兴利除弊,为当地的繁荣做出了贡献。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