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花落金瓯碎,《燕子》《春镫》等儿戏。岂知世有醉乡民,尚作承平旧时意。
月波楼头清若空,时亦小滴真珠红。连瓶饷客定不俗,乃以破甑留胸中。
画瓮与真了无异,更得流传归好事。柳枝桃叶不解饮,请入此中同一醉。
吴生落拓称酒人,可怜釜底常生尘。愁来且抱画瓮卧,梦寻浩荡郊原春。
【注释】
①后庭花:即《清平调词》,唐玄宗为杨贵妃而作的艳情词。金瓯:指盛酒的器皿。承平旧时意:太平盛世的意思。②月波楼:在今南京秦淮河畔,是唐代诗人李白曾游的地方。③破甑:古代炊具,形容贫困或清贫之至。④柳枝桃叶:指美女,这里泛指美女们。⑤吴生:指李白自己。
【译文】
后庭花开,落英缤纷,满地金黄,春光明媚,可谁想到,在这美丽的景色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醉乡民。
月波楼上,明月如洗,皎洁清冷,如同一空无所有的瓶子,又好像真珠红润的一滴,洒在瓶中,真是美极了!
这画中的瓮与真的瓮没什么两样,只是通过画家之手流传下来罢了,也正因为此,才被好事的人收藏起来。
柳树的枝条桃花的叶子不懂欣赏美酒,但可以进入这个瓮中一起饮酒畅饮。
我吴生是个潦倒落魄的人,常感到贫困,常常看到锅底生尘。当愁绪袭来之时,便抱着这个画瓮,躺卧其中,梦见广袤的原野上一片春天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以咏物寄慨的形式写来,托物言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
前四句描写后庭花落、金瓯碎、燕子飞等景物,渲染出一幅凄迷冷落的气氛。接着笔锋一转,由景入情,写出了“岂知”二句:世上竟然有像世外桃源一样的好地方,人们在那里过着太平无事的生活,过着快乐的日子。诗人用反诘的语气道出自己的感慨:哪里知道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还有像承平旧日一样的快乐日子呢?诗人感叹之余,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尚作承平旧时意。”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太平世界的向往,又流露出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表达了他对世事的不满。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月波楼上的美好夜景:明月照在水面上,犹如一面明镜,把天上的美丽景色映照在水面上,使人赏心悦目;月亮倒映在水里,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洒在瓶子里,使瓶子显得更加美丽。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明月比作明镜,把明珠比作瓶子里的水银(水银就是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明亮和明珠的晶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诗人通过对画瓮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和对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他借画瓮中柳枝桃花不解饮的情景,抒发了自己无法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愤懑之情。他借用吴生落拓称酒人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潦倒落魄的悲愤之情。他借用梦寻浩荡郊原春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它不仅描绘了月波楼上的美好夜景,还通过画瓮中的柳枝桃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