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在深谷,朝旭开新晴。
苍崖荫松柏,浮翠滴空明。
道人四五辈,羽衣翩跹轻。
一人化为鹤,导余前溪行。
惝恍入古寺,寺古忘其名。
中有庞眉翁,聚石谈无生。
听之久伫立,语陂理却平。
飒然长风鸣,幽鸟时一惊。
山溜何泠泠,兼之清磬声。
【注释】
记梦:诗人记述梦境。胡为:为何,干什么。深谷:山谷。朝旭:早晨的阳光。新晴:天刚放晴。苍崖:青翠的山崖。荫:遮蔽。松柏:松树和柏树,都是长青的树木。浮翠滴空明:松柏的翠色在天空中映现出一片明亮。羽衣:用羽毛装饰的衣服。翩跹(piān xián):轻快地舞动。一人化为鹤,导余前溪行,恍惚入古寺,寺古忘其名:梦见一位道士变成一只鹤带我到前面一条小溪边去,恍惚间到了一座古老的寺院,但忘了那座寺的名字。庞眉翁:满脸皱纹的长者。聚石谈无生,语陂理却平:长者聚集石块讨论“无生”,即超然物外的思想,言语平和。飒然长风鸣,幽鸟时一惊:忽然一阵长风吹来,树林中的鸟儿被惊起。山溜何泠泠,清磬声:山上的溪水多么清凉,传来清脆的磬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诗的开头两句:“记梦”点题,说明所写内容是梦中之事。首句交代了梦境的环境,是在清晨,朝阳初升,春光明媚,天气晴朗。第二句写梦中所见的景物。“深谷”指幽静的深山峡谷,这里既是梦中的环境,又是现实生活的象征;“朝旭开新晴”,则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三、四句写梦境中的自然景致。“苍崖”二句,写在绿树成荫的山崖之下,松柏掩映,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松柏是常青树,象征长寿;松柏的翠色在天空中映现出一片明亮,象征着光明正大;浮翠滴空明,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五、六句写梦中的道士。“道人四五辈”,说明道士不止一个,有四个之多;“羽衣翩跹轻”,描写了他们身穿轻纱飘飘的羽衣,轻盈地舞动着,显得神采奕奕。这两句写出了梦中道士的潇洒、从容和高雅。
七、八句写梦中的自己。“一人化为鹤,导余前溪行”。化鹤,即化身为鹤,飞在前面带路,这是梦中仙境的奇遇。“导余前溪行”,则表明自己随道士在溪边行走,进入了仙境。这里的“溪前”当是指前面那条小溪,因为溪水清澈见底,所以叫前溪。
九、十句写梦中的古寺。“惝恍入古寺”,进入一座古老的寺院,但忘了这座寺院的名字。“寺古忘其名”,写出了梦中的神奇境界。
十一、十二句写梦中的交谈。“中有庞眉翁”,梦中遇见了一位面带皱纹的老翁。“聚石谈无生”,老翁坐在石头上,谈论着“无生”的道理;“语陂理却平”,则是说老翁的话语平和,没有一点杂音。
十三、十四句写梦中的风声和鸟声。“飒然长风鸣”,梦中一阵狂风刮来,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幽鸟时一惊”,树上的鸟儿不时被惊醒,飞向远方。这两句分别从听觉的角度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梦中景象的变化。
十五、十六句写梦中的溪声。“山溜何泠泠”,“山泉潺潺流淌”,写出了溪水的清凉;“兼之清磬声”,则写出了溪水旁传来的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两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了梦中景色的美妙。
这首诗以梦境为题材,写了自己在梦中见到的美丽景色、奇遇仙境以及美妙的音乐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渴望追求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