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削耳塞草枯,将军夜持金仆姑。一发辄殪双於菟,金石既贯精诚符。
再发不入理岂诬,有心求合翻成愚。汉军数出击匈奴,大宛苜蓿饲名驹。
将军志欲封狼胥,前茅后出迷道途。七十余战血模糊,数奇不赏徒区区。
人事翻覆如辘轳,白云苍狗变须臾。君不见邵平罢相还独居,种瓜自荷青门锄。
北平射虎歌
秋风削耳塞草枯,将军夜持金仆姑。一发辄殪双於菟,金石既贯精诚符。
再发不入理岂诬,有心求合翻成愚。汉军数出击匈奴,大宛苜蓿饲名驹。
将军志欲封狼胥,前茅后出迷道途。七十余战血模糊,数奇不赏徒区区。
人事翻覆如辘轳,白云苍狗变须臾。君不见邵平罢相还独居,种瓜自荷青门锄。
【注释】
- 秋风:指深秋时节的凉爽天气。
- 将军:此处指汉代的名将赵充国。
- 夜持金仆姑:夜间持弓箭射击。金仆姑是一种箭矢,用金包裹箭羽。
- 於菟(wū tú):一种野兽,这里比喻敌人。
- 精诚:诚挚的心意。
- 七十余:七十多次,多次的意思。
- 数奇:命运多舛,屡遭挫折。
- 白云苍狗:形容世事变幻无常。
- 邵平:秦朝人,因不得任官而归隐于商山,后来在商山隐居。
【赏析】
《北平射虎歌》,是一首讽刺诗。它通过赵充国的生平事迹和他在边关作战的经历,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中某些人贪功冒进、骄横无度的本质。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就生动地刻画了赵充国的形象和他在边关的战绩。“秋风”二句写赵将军手持弓箭,夜以继日地在塞外与敌人战斗的情景。这里的“金仆姑”,是箭的一种,箭羽用金裹着。赵将军夜持金仆姑,说明他勇猛善战,对敌人的仇恨之深。“一发辄殪”三句,进一步歌颂赵将军的英勇无畏。“金石既贯”二句,是对赵将军的赞美之词。这两句意思是说,他的箭矢能穿金石,显示了他的威猛之势。“再发不入”,是说赵将军的箭法高超,敌人无法抵挡。最后四句,是全诗的核心。“七十余战”四句,是诗人对赵将军的功绩和遭遇进行了评论。“数奇”二字,是说他屡次遭受挫折,没有获得成功。“人事翻覆”四句,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评论。这四句大意是说,人生变化无常,就像车轮转动一样,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难以预料。“白云苍狗”一句,更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无情揭露。最后四句,作者以邵平罢相后隐居为商山作结。邵平是秦朝人,因得不到重用而退隐商山。作者借邵平罢相归隐的故事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表示自己不愿像邵平那样沉沦下僚,宁愿像他那样过着隐居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赵将军的评价和议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