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盏持螯素愿违,昔时芳草梦依稀。
春华庶子谁言采,秋士淮南怨未归。
旧燕飘零犹作客,败荷萧瑟不成衣。
援琴正值凉飙发,远望白云何处飞。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把盏持螯素愿违
  • 注释:在古代,“把盏”和“持螯”(用筷子夹取食物)都是宴席上常见的行为,这里指饮酒。这里的“素愿违”,意味着过去的心愿已经被打破或不再坚持。
  1. 昔时芳草梦依稀
  • 注释:这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昔时”指的是过去的时间,而”芳草”通常象征着生机和希望,暗示着美好的回忆或理想。”梦依稀”表示这些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可能因为现实的残酷或变迁。
  1. 春华庶子谁言采
  • 注释:春天的花朵(”春华”)被比喻为庶子(一般平民之子),在这里可能是说春天的花朵虽然美丽却无人采摘,象征着美丽的事物不被重视或利用。
  1. 秋士淮南怨未归
  • 注释:“秋士”指的是秋天的诗人,而“淮南”可能是指诗人的故乡或者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这句话表明诗人对家乡或文化的思念之情,但这种情感还未得到回报或满足。
  1. 旧燕飘零犹作客
  • 注释:燕子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常常用来象征迁徙、离别。”飘零”描述了燕子的飞翔状态,而”旧燕”可能指的是曾经在某个地方停留或生活过的燕子。”作客”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开家园,在外漂泊的状态。
  1. 败荷萧瑟不成衣
  • 注释:荷花枯萎的景象常用以表达凄凉和孤独的情绪。”败荷”描述的是凋零的荷花,而”萧瑟不成衣”意味着即使荷花枯萎,也难以制成衣服。这反映了诗人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无法找到可以依靠的东西或资源。
  1. 援琴正值凉飙发
  • 注释:这里的“援琴”指弹奏古琴的动作,而“凉飙发”则是形容风的声音。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弹奏古琴的同时,感受到秋风的吹拂,这增加了一种清冷、哀伤的氛围。
  1. 远望白云何处飞
  • 注释:最后的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不确定的情感。”白云”常常用来象征飘渺、高远的事物或人。”何处飞”则是问白云究竟会飞向何方,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实的感慨。整体上,诗的结构较为紧凑,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来抒发抽象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四季变换中不同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中孤独的感受。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