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不为雨,化作窈窕峰。
峰峦杳莫辨,时见云蒙蒙。
我行入云中,云气扶孤筇。
拨云露山骨,始觉微径通。
鸟啼石竹翠,池照岩花红。
揽衣下绝巘,斜阳挂孤松。
临风发长啸,清响答远空。
拄颊一回顾,茫茫白云封。
白云山
白云不为雨,化作窈窕峰。
峰峦杳莫辨,时见云蒙蒙。
我行入云中,云气扶孤筇。
拨云露山骨,始觉微径通。
鸟啼石竹翠,池照岩花红。
揽衣下绝巘,斜阳挂孤松。
临风发长啸,清响答远空。
拄颊一回顾,茫茫白云封。
注释:
- 白云不为雨:白云不是因雨水而形成的。
- 窈窕峰:高峻而幽深的山峰。
- 峰峦杳莫辨:山峰和山峦难以辨认。
- 时见云蒙蒙:偶尔可以看见云雾笼罩。
- 我行入云中:我走在云中。
- 云气扶孤筇:被云雾环绕着独自行走的竹子。
- 拨云露山骨:拨开云雾露出山的骨架。
- 鸟啼石竹翠:鸟儿在岩石上啼叫,石头上的竹子绿得可爱。
- 池照岩花红:池塘映照岩石上的花朵,红色鲜艳。
- 揽衣下绝巘:披衣下来到极高的山顶。
- 斜阳挂孤松:夕阳挂在孤立的松树上。
- 临风发长啸:面对风发出长啸声。
- 清响答远空:声音清脆响亮地回应远处的天空。
- 拄颊一回顾:回头望去,面颊上有皱纹。
- 茫茫白云封:广阔的白云覆盖着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白云山的情景,从山脚到山顶,从近处到远方,细致地描绘了山上的自然风光。首联写白云山的形态,用”为雨”二字表明其形成非因风雨;颔联则通过”杳莫辨”和”微径通”展现了山峰的神秘与险峻;颈联以”孤筇”和”云气”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孤独与艰险;尾联则通过鸟啼、石竹、池花等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秀丽与生机勃勃。全诗语言简炼,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