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东风春雨赊,起看流水入沟斜。
篱头未下丝瓜种,墙脚先开蚕豆花。
稚子凿池浮乳鸭,老翁摊箔晒新暇。
已知身世无余乐,聊尔徜徉未是差。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一夜东风春雨赊”:
- 这句描述了春天的一夜,春风送来了细雨,春雨绵绵。”赊”意味着不紧不慢,持续不断。
- 译文:一夜春风和春雨纷纷扬扬,如约而至,绵绵不绝。
- “起看流水入沟斜”:
- “起看”表明诗人清晨起床时的情景。
- “沟”指的是田间的小水道或小溪。
- “斜”描绘水流的方向,可能是指流向或倾斜的角度。
- 译文:早上起来观看流淌进田沟的溪水,它正斜着向下游奔去。
- “篱头未下丝瓜种”:
- “篱头”是种植丝瓜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围栏或篱笆。
- “未下”表示尚未进行播种动作。
- 译文:还未在篱笆上播种丝瓜。
- “墙脚先开蚕豆花”:
- “墙脚”指的是靠近墙壁的根部。
- “开”在这里意味着生长、开放。
- “蚕豆花”指的是蚕豆开花的样子。
- 译文:蚕豆花已经盛开,在墙脚处首先绽放。
- “稚子凿池浮乳鸭”:
- “稚子”指的是小孩子,”凿池”指挖坑或建池。
- “浮”可能意味着让鸭子游动。
- “乳鸭”指的是小鸭子,通常是刚孵出的。
- 译文:孩子们挖了一个池塘,让新生的小鸭子在水中游玩。
- “老翁摊箔晒新暇”:
- “老翁”指的是老人,”摊箔”指的是展开或铺开渔网。
- “晒”在这里可能是指晾晒,让鱼网干燥。
- “新暇”可能是指新晒过的闲暇时间,也可能是新的闲暇。
- 译文:老人家把渔网摊开晾晒,享受片刻的宁静。
- “已知身世无余乐”:
- “已知”可能意味着已经明了,或者“知道”。
- “身世”指的是个人的生活和处境。
- “无余乐”可能意味着没有多余的乐趣,或者完全的快乐。
- 译文:我清楚自己的处境,没有额外的快乐。
- “聊尔徜徉未是差”:
- “聊尔”意味着仅仅如此,或许只是暂时的。
- “徜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悠闲地散步。
- “未是差”意味着并不是很差,但也不是太好。
- 译文:我只是简单地散步,并非特别糟糕。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田园的宁静景色。第一句展现了春雨的细腻,第二句通过观察自然景象传达出季节的变换。第三至第六句详细描绘了孩童的活动和老者的宁静生活,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既不过分追求快乐也不沉溺于现状。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人生哲学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