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沟千里碧潺潺,一面潢池巨浸环。
河水连天何必海,沙堤如阜别无山。
涨添淮雨来偏速,并作江潮去不还。
薄暮西风吹更紧,浪花高泼马篷湾。

邗沟

鸿沟千里碧潺潺,一面潢池巨浸环。

河水连天何必海,沙堤如阜别无山。

涨添淮雨来偏速,并作江潮去不还。

薄暮西风吹更紧,浪花高泼马篷湾。

【诗句翻译】

  1. 鸿沟:指古代的运河。2. 涟漪:形容水面上波纹荡漾的样子。3. 潢池:指池塘。4. 河汉:银河,这里借指江河。5. 淮雨:指江淮地区的雨水。6. 淮流:指长江、钱塘江等河流。7. 沙堤:沙质堤坝。8. 沙堤如阜:形容沙堤像小土山般隆起。9. 潮汐:海洋或湖泊中由于月球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所引起的水位升降现象。10. 薄暮:黄昏时的天色。11. 马篷:船上用草编成的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运河的水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中的“邗沟”指的是古代的运河,诗人通过对运河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首句“山河万里碧潺潺,一面潢池巨浸环”,诗人将视野放得更为开阔,描绘出运河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大河,两岸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

次句“河水连天何必海,沙堤如阜别无山”,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河流的浩瀚无垠,同时将沙堤比作小土山般的形态,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这两句既展现了运河的壮阔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涨添淮雨来偏速,并作江潮去不还”,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运河的动态变化。随着淮水的上涨,运河的水位也在不断地增加,而当江水泛滥时,它又会迅速消退,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这里的“偏速”和“不还”都暗示着水流的变幻莫测,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最后两句“薄暮西风吹更紧,浪花高泼马篷湾”,则是诗人对黄昏时分运河景色的描绘。夕阳西下,微风拂过,波涛汹涌的浪花犹如白色的浪花飞溅在船篷上,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既是对自然界美景的赞叹,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运河的水景之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