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伤元祐,残阳感义熙。
白头天所相,晚节世犹持。
玄素回天愿,端明大雅诗。
丹书陈在几,望吕一凄其。
【注释】
朝露:清晨的露珠,喻指年老。伤元祐:哀悼宋神宗时政局。残阳:夕阳西下,比喻年迈。天所相:上天对您的认可与赏识。晚节:晚年的品德。玄素:道家称道、玄妙之理为玄,清净自然之性为素。天愿:上天的愿望。端明:光明正直。大雅:高雅的诗风。丹书:丹砂制成的信符,古代帝王用丹砂书写诏书,以示其珍贵和庄重。几上:书案上。吕:指吕光,后凉王,曾出使西域,得佛经于龟兹国。一凄其:非常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陈韬庵年丈的敬仰之情,并对其晚年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首联“朝露伤元祐,残阳感义熙”,以“朝露”和“残阳”为意象,描绘了两位老人的衰老之态,同时也暗含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遭遇。元祐是宋朝的一个时期,而义熙则是晋朝的一个时期,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两位老人不同人生经历的感慨。
颔联“白头天所相,晚节世犹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两位老人的尊敬和敬仰之情。白头是指头发变白,这里用来比喻陈韬庵年丈的年纪已经很大;晚节则是指晚年的品行和操守。诗人认为,尽管陈韬庵年丈已经白发苍苍,但是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颈联“玄素回天愿,端明大雅诗”,诗人将道家的玄素之道和儒家的大雅之诗结合起来,表达了对陈韬庵年丈高尚情操和卓越才华的赞美。玄素指的是道家的玄妙道理和清净无为的生活态度;端明则是指光明正直的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大雅之诗则是指那些充满智慧和美感的诗歌作品。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陈韬庵年丈高尚情操和卓越才华的形象。
尾联“丹书陈在几,望吕一凄其”,诗人以丹书为喻,表达了对陈韬庵年丈命运的同情和惋惜。丹书是古人用来记录重要事情的凭证,这里用来比喻陈韬庵年丈的重要事迹和成就。诗人希望陈韬庵年丈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陈韬庵年丈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通过对陈韬庵年丈的赞美和对两人友谊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人生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短暂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