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托鲲鹏,何时徙北溟。
少陵头易白,阮籍眼谁青。
多病且相待,不期能合并。
思君话秋夜,风露坐微馨。

注释:

无地托鲲鹏,何时徙北溟。

鲲鹏:传说中的大鱼,比喻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北溟:指北方的大海,也泛指北方。

少陵头易白,阮籍眼谁青。

少陵:即杜甫,唐朝著名诗人。阮籍: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青眼:形容眼睛明亮有神,这里指阮籍的眼睛。

多病且相待,不期能合并。

相待:互相等待。合并:在一起生活或工作,这里是说共同居住的意思。

思君话秋夜,风露坐微馨。

思君:想念你。秋夜:秋天的晚上。风露:秋天夜晚的风和露水。坐微馨:坐着,感到微微芬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李益(约746年—约816年),字君虞,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后迁居河南洛阳。他是中唐时期的边塞诗人,世称“小李杜”,与岑参合称“大李杜”。他的《吊柳》一诗中写道:“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哀伤之情。

整首诗以“闻病树”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和关心。他担心友人因为疾病而憔悴不堪,鬓发皆白。同时他也担心朋友因为疾病而无法继续他们的事业和理想。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祝福。

在诗中,作者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例如他提到“无地托鲲鹏,何时徙北溟”,这是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鲲鹏传说,表示希望朋友能够像鲲鹏一样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又提到了“少陵头易白,阮籍眼谁青”,这是用唐代诗人杜甫和阮籍的典故来表达对朋友的期望和祝愿,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健康长寿,精神饱满。

作者还运用了“多病且相待,不期能合并”这样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和理解。他认为即使朋友身体虚弱,也应该相互扶持,共度难关。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者在诗的结尾处写道“思君话秋夜,风露坐微馨”,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认为即使他们暂时不能相见,也可以通过书信来表达彼此的情感和牵挂。这种深情厚意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