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月频移影,更深暑渐阑。
添香幽梦适,注水一花安。
诗思参无可,经声忆懒残。
生涯隔尘世,何处著悲欢。
【注释】
廿一日:二十日。
窗月:窗外的月亮。
频移影:不断移动的影子。
注水:注水于花中,使之盛开。
诗思:作诗时的思绪。
经声:佛教经文的声音。
忆懒残:回忆起自己懒散的样子。
著悲欢:表现出悲伤和欢乐。
【赏析】
《廿一日夜作》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写诗人在夏夜里,对着窗前明亮的月光,吟咏着诗句,以寄托自己的情怀。全诗语言清丽淡雅,意境优美宁静。
首句“窗月频移影”,写的是一个平常的夜晚,但诗人却从这个平凡中发现了不平凡。因为在这个普通的夜晚,他看到了一轮明月,它不断地移动着自己的影子,这不禁使诗人想起了王之涣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而这里更显得静谧幽深。
次句“更深暑渐阑”,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夜的情景。夜色已深,暑气也渐渐消减,这是夏天特有的景象。
“添香幽梦适”,是说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闻到了淡淡的香气,似乎在梦中也找到了一种慰藉。
“注水一花安”,则写出了诗人的惬意心情。他似乎看到一朵朵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宛如在水雾中盛开。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诗思参无可”,意思是说在这样的时刻,他的心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这种无奈和遗憾,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经声忆懒残”,是说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诗人想起了过去那些懒散的时光。那时,他也曾这样静静地坐着,聆听经文的声音,享受着那份宁静与平和。
最后两句“生涯隔尘世,何处著悲欢”,则是诗人发出的感慨。他觉得自己的生涯与红尘世界相隔甚远,无法体会到其中的喜怒哀乐。这种无奈与失落,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普通的夏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