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门长带碧云开,过雨松花欲掩苔。
江上峰青人不见,石头路滑我重来。
依然花笑曾相识,微觉经声未净哀。
贪近危栏凭夜色,打崖足底海潮回。
【注释】
碧云:青翠的白云。过雨:经过雨水。欲掩苔:想掩盖着泥土。江上:江边。峰青:山峰苍翠。石头路滑:石头上的路面湿滑。依然:依旧。花笑:指盛开的花朵。曾相识:曾经见过。微觉经声未净哀:觉得佛经的声音还带有哀伤。打崖足底,即打在崖脚,指打水、洗衣等。海潮回:海浪声,也指潮水退去后又涌来。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重游旧地,看到眼前景物,想起往昔情景的感怀。首联写寺门之高,长带碧云开,过雨松花欲掩苔。次联写山色如画,人不见,石头路滑我重来。颔联写山景如画,依然有花笑,但经声未净哀。颈联写花笑似曾相识,微觉经声未净哀。末联写夜静时,打崖足底,潮声又起。
“梦中至某寺醒记以诗”,是说梦到自己来到寺庙,醒了后便写下这首诗。“梦中”二字,说明作者在梦中所见所闻与现实中所见所闻迥然不同,梦境中的景象更具有艺术魅力。“寺门长带碧云开”一句,写出了寺庙的高大,以及寺门之上青翠的白云。“过雨松花欲掩苔”一句写出经过一场春雨后,山上的松树和鲜花都显得格外娇艳,而地上的野草却要被踩平了。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江上峰青人不见,石头路滑我重来。”这两句是说站在江上看那山峰青青,可却没有一个人,而石头路又湿滑难行,因此我又回来了。“江上”二字,点出了地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刻的心情。“峰青”二字则写出了山峰的颜色,让人感到清新而美丽。“江上”二字,不仅写出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也暗示了他此时的心情。
“依然花笑曾相识,微觉经声未净哀。”这两句是说眼前的花儿仿佛在对我微笑,让我想起了过去的情景;而那些佛教经文的声音,又给我带来了一种悲哀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诗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贪近危栏凭夜色,打崖足底海潮回。”这两句是说因为喜欢这座寺庙的美丽景色,所以我愿意走近栏杆去欣赏夜景。而当听到海潮声时,我又感到了一种宁静和平和。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夜景和海潮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