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望禅机第几乘,金松翠竹白云层。
突峰汹涌长遮日,迥殿深冥欲上灯。
寂寂石坛双塔影,沉沉钟梵四天应。
再来谁共茶时梦,一个襕衫扫叶僧。
入望禅机第几乘,金松翠竹白云层。
突峰汹涌长遮日,迥殿深冥欲上灯。
寂寂石坛双塔影,沉沉钟梵四天应。
再来谁共茶时梦,一个襕衫扫叶僧。
接下来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
- 逐句释义:
- “入望禅机第几乘”:进入寺庙后,我观察禅宗的教义究竟达到了怎样的境界或层次。
- “金松翠竹白云层”:周围环绕的是金色的松树和翠绿的竹子,它们在云雾之中层层叠叠。
- “突峰汹涌长遮日”:远处的山峰高耸,云雾缭绕,遮挡了太阳的光芒。
- “迥殿深冥欲上灯”:深邃的殿堂里,灯火通明,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
- “寂寂石坛双塔影”:石制的祭坛和两座古塔的影子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 “沉沉钟梵四天应”:寺庙里的钟声回荡,似乎连天空中的神仙也会回应。
- “再来谁共茶时梦”:下次再来,希望有谁能与我一起分享品茶时的梦想。
- “一个襕衫扫叶僧”:穿着衲衣,手持扫帚的僧人。
译文:
当我步入这座古老的寺庙,我开始探索禅宗的深层含义。周围的环境宛如一幅画卷,金色的松树、翠绿的竹子与洁白的云朵交织在一起。远处山峰高耸,云雾缭绕,仿佛在遮蔽着阳光。深入到寺庙内部,我发现那里的建筑古朴庄重,灯火辉煌。寂静的石制祭坛和两座古塔的影子在黑暗中显得尤为清晰。寺庙里的钟声悠扬,仿佛连天空的神仙都能感受到它的回响。我期待着下一次的访问,希望能与某个人共享品茶时的美好时光。最后,我遇到了一位身穿灰色僧袍、手持扫帚的老人,他可能是这个寺庙里的清洁工。赏析:
这首诗是陈曾寿对云林寺的深情回顾和赞美。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对禅宗修行环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