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发空山瓮底雷,流云万壑共徘徊。
一心古庙香炉去,合眼诸天龙象来。
定入枯僧犹未塔,坐深寒石欲成灰。
神幡淡尽残阳影,断梦还凭再杵回。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解释:

  • 钟发空山瓮底雷:钟声在空荡的山谷中传得格外响亮,仿佛瓮底响起了雷鸣。
  • 流云万壑共徘徊:流动的云雾漫过千山万壑,伴随着钟声一起徘徊。
  • 一心古庙香炉去:心中只想着那古庙前的香炉,似乎它已经离我而去。
  • 合眼诸天龙象来: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天空中的龙和大象纷纷而来。
  • 定入枯僧犹未塔:定力坚定的人还未成塔,形容修行者尚未修成正果。
  • 坐深寒石欲成灰:坐在寒冷的石头上,好像要化为灰烬一般。
  • 神幡淡尽残阳影:神幡上的金色光芒逐渐消失,只剩下残阳的影子。
  • 断梦还凭再杵回:梦断之时,只能依靠木杵的声音来唤醒。

译文:
钟声在空荡的山谷中响彻云霄,如同从瓮底传来的雷鸣。流动的云雾漫过千山万壑,与钟声一同徘徊。我心中只想着那古庙前的香炉,似乎它已经离我而去。闭上双眼,仿佛看到了天空中的龙和大象纷纷而来。定力坚定的人还未成塔,形容修行者尚未修成正果。坐在寒冷的石头上,好像要化为灰烬一般。神幡上的金色光芒逐渐消失,只剩下残阳的影子。梦断之时,只能依靠木杵的声音来唤醒。

赏析:
这首诗以钟声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自然画卷。首句“钟发空山瓮底雷”,以钟声为线索,展现了钟声在山谷中回荡的情景,给人以深沉而悠远的感觉。第二句“流云万壑共徘徊”,则通过流动的云雾和曲折的山谷,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第三句“一心古庙香炉去”,表达了诗人对古庙香炉的情感依恋,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第四句“合眼诸天龙象来”,则将诗人带入了一个神秘的境界,仿佛看到了天上的龙和大象纷纷而来,营造出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以钟声为媒介,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美融为一体,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