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沉绵二十秋,忽惊傅翮落岩幽。
温燖积雪千峰底,刻画穷山二鸟囚。
黑夜熊啼通謦欬,晴天木甲散鋋矛。
此身何得同沟断,化石当前恨即休。
注释:
奉和散原先生二首
狼狈沉绵二十秋,忽惊傅翮落岩幽。
温燖积雪千峰底,刻画穷山二鸟囚。
黑夜熊啼通謦欬,晴天木甲散鋋矛。
此身何得同沟断,化石当前恨即休。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孤寂、落寞的心情。诗中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
首句“狼狈沉绵二十秋”,以“狼狈”形容自己的处境,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困苦。这句诗既点明了时间,又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次句“忽惊傅翮落岩幽”,“傅翮”指鸟翅,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突然感到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在山林之中。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失望,又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第三句“温燖积雪千峰底,刻画穷山二鸟囚”,描绘出了一幅寒冷而寂静的景象。这里的“燖”是烤的意思,形容积雪融化后的温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孤寂和无奈。
第四句“黑夜熊啼通謦欬,晴天木甲散鋋矛。”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夜晚和晴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黑夜中的熊啼声,晴天下的木甲和竹矛,这些自然景色都与诗人的生活紧密相连,但他却无法改变这种状况。
尾句“此身何得同沟断,化石当前恨即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像化石一样,已经被埋藏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只能带着遗憾和不满离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