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馀寒恋敝裘,焚香瀹茗近清修。
古人不见来日远,小睡为佳书味留。
太史周南多感愤,贾生湘水悟浮休。
境迁不觉尘怀冷,梦入松风万壑秋。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春尽馀寒恋敝裘,焚香瀹茗近清修。
- 翻译: 春天过去,余寒仍恋着旧衣,我点燃香烟,泡上茶,享受着清净的时光。
- 注释: “春尽”指的是春天已经结束。“馀寒”指春天过后的残余寒冷。“敝裘”意为破旧的外套,这里用来比喻过时或无用的事物。“焚香瀹茗”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焚香可以净化心灵,瀹茗则是指烹茶。“清修”意味着追求精神上的清净和修炼。
- 古人不见来日远,小睡为佳书味留。
- 翻译: 古人常言不见未来的日子遥远,而小睡可以让书的香气留在身边。
- 注释: “古人”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者历史上的人物。“不见来日远”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忧虑。“小睡”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短暂的休息,有助于精神恢复。“书味留”则是指书卷的气息或知识的味道被保留下来。
- 太史周南多感愤,贾生湘水悟浮休。
- 翻译: 太史公(司马迁)在周南感受到深深的哀伤和愤懑,贾谊到湘江边领悟到了超脱世事的宁静。
- 注释: “太史周南”中的“周南”可能指周朝的史官,也可能代指一个具体的人物。“多感愤”表明这个人或物充满了感慨和愤懑。“贾生”指的是汉代的文学家贾谊,他在湘江边得到了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领悟到“浮休”(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
- 境迁不觉尘怀冷,梦入松风万壑秋。
- 翻译: 当外界环境变化时,我的心境也随之改变,仿佛置身于秋天的松风中,感受到了万壑秋意。
- 注释: “境迁”指的是环境的变迁或心境的变化。“尘怀”通常指内心的杂念和烦恼。“万壑秋”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山脉间回响着松涛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季节变迁为线索,通过描述作者在不同情境下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从春天的怀旧、对未知未来的担忧,到夏日的小憩以留清香,再到秋冬之际心境的转变和对自然的热爱,每一节都透露出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哲理的独到见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感悟的抒情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