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头白醉钧天,莲炬金杯照夜筵。
问答玉音犹在耳,凄迷春梦已如烟。
肆奸桧贼终遗臭,僭号昌奴岂自全。
二十年来家国事,伤心成就一胡铨。
失题
孤臣头白醉钧天,莲炬金杯照夜筵。
问答玉音犹在耳,凄迷春梦已如烟。
肆奸桧贼终遗臭,僭号昌奴岂自全。
二十年来家国事,伤心成就一胡铨。
注释:
- 「孤臣」:指作者本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悲哀。
- 「头白」:表示年纪已大,白发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时间的流逝。
- 「醉钧天」:形容沉醉于美好的时光之中,如同置身于天上般。
- 「莲炬金杯」:形容宴会上的装饰华丽,使用了莲花形的蜡烛和金色的酒杯。
- 「夜筵」:指夜晚的宴会,通常与欢庆或庆祝相关。
- 「玉音」:皇帝的声音,常用来形容皇帝的命令或命令的尊严。
- 「凄迷」:形容景象、声音等使人感到悲伤、迷离。
- 「春梦」:春天的梦境,这里比喻短暂的美好时光。
- 「肆奸桧贼」:形容肆意作恶的人,使用“奸贼”和“贼”来贬义地称呼那些作恶多端的人。
- 「僭号昌奴」:指不按规矩僭越地自立为君,用“昌奴”来贬低那些不正统的行为。
- 「二十年来家国事」:指的是过去二十年间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
- 「胡铨」:即胡铨,南宋时期的官员,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至岭南,最后不幸身亡,此处用作象征性的人物。
译文:
独自的大臣,白发苍苍,沉浸在美好的时光中,如同置身于天上一般。宴会上,华丽的装饰和明亮的烛光映照着夜晚的盛宴。听着皇帝的命令,仿佛这些命令仍在耳边回响,但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仿佛是一场春天的梦已经消散如烟。对于那些肆意作恶的人,他们最终只会留下臭名,而那些不按规矩僭越自立为君的人,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太好。过去的二十年里,国家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件,让人深感痛心,但这一切都无法挽回,只能让一个名叫胡铨的人承担这一切。
赏析:
本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之作,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于时局和命运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悲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正义和道德的坚持,以及对那些不择手段谋取私利者的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