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谈往往见沉思,老屋东头下榻时。
心妙故知为静者,兴酣时复一中之。
暮年兄弟如君少,高世襟期敛手宜。
凄绝人琴竟何往,重来忍见子猷悲。

【注释】

深谈:长时间地谈话。沉思:深思,思索。下榻:指投宿。兴酣:意气豪迈。子猷:晋王献之小名。

【赏析】

此诗首联点明题旨,次联写与主人的交谈,第三联写对主人的敬慕,末联写重访时的感慨。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周竺君的。竺君,即竺文显,字子猷,会稽山阴人,东晋书法家、文学家,曾任吴兴太守。诗人久仰他的大名,此次来绍兴,特地拜访他。诗人在周竺君的小斋前留有诗句“清樽聊共饮,永昼话忘疲”,说明两人交情甚好。竺君对诗歌艺术十分重视,因此,诗人到访时,就与他长谈起来。

诗人与主人的交谈中,从谈论到创作,最后谈到了书法。这中间,诗人还写了一首诗赠给竺君:“我昔学书学不成,老来书道转清新。”(见《答周待诏书》)可见二人之间的交流是很频繁的。这次来访,就是竺君特意邀请的。

竺君的居室布置雅致,环境清幽。诗人说:“心妙故知为静者。”“妙”,“美也”。静室之美,在于它使人心境平和。“兴酣时复一中之”一句,表明诗人和主人的交谈很投机。“兴”,兴致;“中”,这里指心意、情趣。“复一中之”,即再进一步交流自己的思想情趣。

诗人与竺君的交往,不仅谈艺论书,更深入到人生哲学问题。诗人说:“暮年兄弟如君少。”这是说自己年岁已高,但与主人相比,尚且年轻。这既表现了他对竺君的敬重,又流露出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接着,诗人又说:“高世襟期敛手宜。”“高世”,指高尚的志向;“敛手”,收起双手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你胸怀高远的志向,应该收揽起你的抱负。这两句表明,诗人希望像主人一样,能够有所作为。最后,诗人以“凄绝人琴竟何往,重来忍见子猷悲!”作结,意思是:如此凄凉,令人心酸的琴声哪里还有去处?这次回来,不忍心看见子猷悲伤的样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竺君的敬慕之情,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