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一南来更唤归,见排同列事多歧。
犹贤轻背山陵去,齿豁头童待圣时。
【注释】
云甫:诗人自谦字。简斋,即陈简斋,名世元,号简斋。苏轼门客,有《简斋集》。南来:指南宋高宗时,高宗被金人俘虏北归,在临安(今杭州)建行宫,以“南渡”称之。更唤归:指高宗南渡后,被迫回归南宋。排同列:指朝廷的官员们。事多歧:事情多而复杂。犹贤:犹言尚且。轻:轻易,不慎重。山陵:皇帝的陵墓,这里代指高宗的灵柩。齿豁头童:指年老的人。待圣时:等待圣明的时代来临。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南宋高宗赵构南渡后的感怀之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句“尺一南来更唤归”,意为高宗南渡后,自己被迫回归南宋朝廷。“尺一”一词,源自汉代张汤故事,指皇帝的命令文书,此处借指高宗的诏书,表示自己被迫回归南宋朝廷。“更唤归”三字,表达了自己被迫回归南宋朝廷的无奈之情。
第二句“见排同列事多歧”,意为朝廷官员们的事情多而复杂,难以处理。这句诗通过描绘朝廷官员们的事情多而复杂,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政治现状的担忧。
第三句“犹贤轻背山陵去”,意为自己虽然年轻力壮,但仍愿意为国家尽忠。这里的“犹贤”二字,既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轻力壮,但仍愿意为国家尽忠的决心,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忠诚的坚定信念。
第四句“齿豁头童待圣时”,意为自己虽然年纪已大,但依然期待着国家能够迎来一个圣明的时代。这里的“齿豁头童”二字,既表达了自己虽然年纪已大,但依然期待着国家能够迎来一个圣明的时代的愿望,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高宗南渡后的感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