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经岁别,世乱积幽疢。
相逢在名山,一笑乃至矧。
霜姿不改度,取证寒泉影。
山光秋正浓,高树沃丹顶。
涧流自磬钟,激翠上襟领。
虚堂倚悬崖,削铁石骨整。
岚气浮长廊,清寒入瓯茗。
还寻济公塔,灵迹仰昭炯。
为齐涂割观,遂壹冤亲等。
褊心不能回,学道愧无忍。
适野情暂移,随杖坐忘暝。
依然广长舌,送客溪声冷。

【注释】

  1. 散原先生:即黄宾虹,字宾虹,号个山,浙江金华人。清代著名画家和书法家,山水画宗法“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2. 虎跑泉:在杭州西湖西泠桥下,相传唐代僧人慧理在此泉水中悟道,故名。
  3. 二老:指黄宾虹和蒿老(蒿梦升),两人都是黄的友人。
  4. 世乱积幽疢:世乱,世道混乱;幽疢,内心的疾病。
  5. 霜姿:指菊花的白色花朵。
  6. 取证:取其意。
  7. 丹顶:指丹顶鹤的头顶。
  8. 涧流:指小溪流水。
  9. 磬钟:古铜制的钟,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常用来比喻优美的音乐。
  10. 济公塔:传说宋代高僧济源法师曾在此修行,故有此塔。
  11. 齐涂:指佛教中的因果报应之说。
  12. 褊:心胸狭窄。
  13. 广长舌:佛家语,形容佛法广大无边。
  14. 溪声冷:指夜深时,溪水潺潺,声音清冷。

【译文】
散原先生来到湖上,上次日蒿老也到了,于是一起游览虎跑泉。
两位老人分别已经一年,世事纷争使得心中积有疾病。
相逢在这名山之中,一笑之间竟然如此接近。
菊花依旧洁白如霜,取其意来表现寒冷的水色。
山光秋正浓,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如同丹顶鹤的头顶一般。
小溪的流水自山间流淌下来,清脆悦耳如同敲钟一样。
倚靠着悬崖的虚堂,石头的质感如同削铁般的坚韧。
山间的岚气飘浮在长长的廊道里,清凉的寒气沁入茶壶之中。
继续寻找济公塔的踪迹,看到灵迹便仰慕不已。
为众生涂上平等的色彩,因此感到内心平静。
狭隘的心志难以回转,对于修道之道感到惭愧。
适野之情暂时转移,随着拄杖坐下忘却了时间。
山光水色依然广阔,如同梵语中的“般若波罗蜜多”。
送客人离去,溪水之声仍旧寒冷。

【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黄宾虹先生与好友蒿梦升在虎跑泉的一次游历活动。诗中既有对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抒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变化和对佛法的理解。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充满了禅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