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湫昔龙幸,杰搆周岩阿。
兵荒道场歇,寂寞稀游过。
前秋我适来,异境惊难摩。
平林绚高岭,浓醉霜容酡。
升堂试泉茗,提汲烦头陀。
碧潭泻澄流,泠然奏环珂。
石𥕕出众木,干日仍纤柯。
山寒敌坚瘦,诗骨增嵯峨。
隔晨奉母舆,侍坐忘日蹉。
同时闻妙香,清迥如风荷。
不知何因缘,散花证罗婆。
灵奇话散叟,踊跃穷烟萝。
先登蒿庵翁,倦几梦羲娲。
众游与独往,所得竟孰多。
嵌壁仰天题,剔藓劳摩挲。
篇终念舜忧,主惕知时和。
梁摧泣龙象,地胜空云波。
僧岂无辩才,发秘谁东坡。

【注释】

  1. 龙井:地名,在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北。蒿老:指僧人,因住龙井山中,故称。先至:比自己早到。
  2. 灵湫:龙井泉水名。昔龙幸:指过去皇帝曾幸临此地。
  3. 杰构:雄伟的建筑。周岩阿:环绕着岩石的地方。
  4. 兵荒道场歇:战争年代,寺观的讲经说法停止。歇:停止,罢止。
  5. 寂寥(ji liáo):寂寞清冷。稀游过:很少有人来游览。
  6. 前秋:今年秋天或去年秋天。适来:刚刚来到。
  7. 异境:不同的环境或境界。惊难摩:惊奇得难以形容。
  8. 平林绚高岭:平坦的林地灿烂地映照着高山。
  9. 浓醉霜容酡(tuó):浓醉后脸色发红如醉。霜容:面色像被寒霜染过一样白。酡:脸红的样子。
  10. 提汲烦头陀(tí jí fán tuó):提着水桶去打水,麻烦极了。头陀:佛教语,意为“行脚僧”。
  11. 碧潭:深绿色的水潭。泻(xiè):流。澄(chén)流:清澈的水流。
  12. 泠然:清凉的声音,这里指泉水的声响。奏环珂:弹奏环佩的声音,指泉声清脆悦耳。
  13. 石𥕕(wěi ruǎn)出众木:奇形怪状的石头矗立在树林之中。干日仍纤柯:长年累月仍然挺拔。
  14. 山寒敌坚瘦:山林寒冷却有顽强的瘦劲。敌:对。
  15. 诗骨增嵯峨:增添了山峰之峻峭。
  16. 隔晨奉母舆:早上给母亲送车。侍坐:陪伴坐着。
  17. 同散叟游龙井蒿老先至:与散叟一起游览龙井山中,我来得最晚,是第一个到达的人。蒿老:僧人的名字。
  18. 先登蒿庵翁:首先登上蒿庵山中的僧人。蒿庵:和尚居住的茅庵。
  19. 倦几梦羲娲(yī wá):疲倦地坐着,如同做梦一般幻想着女娲补天的故事。羲娲:传说中的上古帝皇伏羲和女娲。
  20. 众游与独往,所得竟孰多:众人游玩与独自游玩相比,究竟谁得到的更多?孰:谁。
  21. 嵌壁仰天题:“嵌壁”即嵌在壁上,“仰天题”是指仰首书写的题词。
  22. 剔藓劳摩挲(shā):清理苔藓,用手抚摸摩挲。
  23. 篇终念舜忧:诗文写到最后还想到舜帝的忧虑。主惕知时和:君王忧虑国家安定,知道和谐的重要性。主:君王。惕(tì):小心谨慎。
  24. 梁摧泣龙象:倒塌的寺庙让人哭泣,如同龙王、大象等神兽受到惊吓一般。梁:屋梁。摧:崩塌。泣(qì):流泪。龙象:龙王、大象,此处比喻寺庙。
  25. 地胜空云波:土地胜过天空中的白云波浪,暗喻人世的繁华。地胜:土地之美胜过云霞之美丽。
  26. 僧岂无辩才,发秘谁东坡:僧人难道没有辩论的才能,谁能揭开这其中的秘密呢?东坡: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描写作者同散叟在龙井山中游览的情景及感受,并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点题,说明此次游山是在龙井山下的蒿老和尚先到之后开始;次联写当时战乱,寺庙讲法停止,所以这次游览是难得的机会,因此诗人对此感到非常珍惜;三联写自己到达的时间比其他人都要晚,但所见景色却别具一格,令人感到惊讶;四联写自己虽然到达较迟,但却能体验到与众不同的意境;五联进一步写自己与蒿老等人相比,更能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奥妙,从而更加珍惜这难得的游历经历;六联写自己在游历中,既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七联则写自己的思考,认为人生短暂,应当珍惜时光,把握当下;尾联写自己虽已离开,但对于这次游历的经历依然心存感激,并且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其中的真谛。
    全诗以游历为主线,描绘了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