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入山疏雨断,暗月颓云微可睹。
泉流淙淙响深竹,插天落落峰四五。
楼殿参差起岩腹,钟喑梵寂绝僧侣。
长桥千步玉虹卧,吟啸松杉杂龙虎。
仙栖咫尺动魂魄,绝世清寒入肺腑。
梦中所至今再来,除却山灵谁可语。

夜行临安道中

肩舆入山疏雨断,暗月颓云微可睹。

泉流淙淙响深竹,插天落落峰四五。

楼殿参差起岩腹,钟喑梵寂绝僧侣。

长桥千步玉虹卧,吟啸松杉杂龙虎。

仙栖咫尺动魂魄,绝世清寒入肺腑。

梦中所至今再来,除却山灵谁可语。

译文:
肩膀抬着轿子进入山区,细雨已断,只有微弱的月光和阴云,可以隐约看到山间的景象。
泉水在竹林中潺潺流淌,高耸入云的山峰有四五座。
楼阁殿宇错落有致地耸立在岩石之间,四周一片寂静,看不到僧侣的身影。
长长的桥梁如玉带横卧,我一边吟诵,一边欣赏周围的风景。
远处的山林仿佛仙境一般迷人,令人心醉神迷。
虽然我已多次到过这里,但每次醒来都会梦回这里。
除了山间的灵气,还有谁能与我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临安道中夜晚美景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山中的景色,从入山开始,到夜晚结束,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诗意。
首句“肩舆入山疏雨断”描绘了诗人乘坐肩舆进入山区的场景,细雨已经停歇,只剩下朦胧的月光和阴云。这里的“疏雨断”形象地表达了雨后的清新感,也为后面的景物描绘奠定了基调。
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述,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泉流淙淙响深竹,插天落落峰四五。”这两句诗通过对泉水和山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泉水在竹林中潺潺流淌,如同天籁之音;山峰高耸入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人又通过建筑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美好。“楼殿参差起岩腹,钟喑梵寂绝僧侣。”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中的寺庙建筑,它们错落有致地耸立在岩石之中,周围一片寂静,看不到僧侣的身影。这种宁静的氛围使得整个山景更加幽美。
诗人以自己的感受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山中美景的喜爱之情。“长桥千步玉虹卧,吟啸松杉杂龙虎。”这两句诗描绘了长桥和周围的景色,桥如玉带般横卧,松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玉虹卧”形象地描绘了桥的形状和质感,而“吟啸松杉杂龙虎”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内心的愉悦和激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