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成汝志,内帑仍颁诸。
其年改官制,局设内廷初。
职司奉陵庙,择人及庸愚。
帝谓予家事,与国实分疏。
义有不敢辞,黾勉策骀驽。
福陵气葱郁,乔木万万株。
皇产有三川,林矿实上腴。
生心肆攘夺,严绝誓不渝。
撄怒讽使去,翻然还故都。
芦沟事变起,倭患十载馀。
诸弟隔南天,尺寸不可逾。
今夕复何夕,聚族忘艰虞。
梅花照杯酒,博塞为欢娱。
旧交馀二三,沫湿相岣濡。
至尊尚蒙尘,穆驾无回车。
末由尽臣力,聊得申友于。
回思旅顺时,遭际千载无。
人生苦难全,甘苦纷荠荼。
自从决藩篱,流丸转瓯臾。
孑遗沟壑尽,诛求骨髓枯。
驱之等犬豕,践之如土苴。
毒螫去蛇蝎,猛噬来貙貐。
滔天非一族,神州竟沦胥。
出户望北辰,万里阴云铺。
长夜何时旦,披写长欷歔。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同情。

戊子除夕感述
帝曰成汝志,内帑仍颁诸。
译文:皇帝说你有志气,内帑(国库)仍然分给你一些。
注释:戊子年(清乾隆五十八年),作者辞官回家。
赏析:诗的前两句表达了皇帝对作者的赏识和奖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期望。

其年改官制,局设内廷初。
译文:那一年改变官制,局设在内廷的初步阶段。
注释:这一年,清朝开始实施新的官制改革。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新官制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看法。

职司奉陵庙,择人及庸愚。
译文:负责管理陵墓和庙宇,选择人才和平庸之辈。
注释:在这里,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责任和使命。
赏析: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帝谓予家事,与国实分疏。
译文:皇帝告诉我家事,与我的国家实际上有很大区别。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家庭之间的差异的认识。
赏析: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在国家和家族之间做出抉择时的困惑和矛盾。

义有不敢辞,黾勉策骀驽。
译文:道义上有我不愿意接受的,勉力去鼓励那些才能低下的人。
注释:在这里,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道义的坚持和对于弱者的关爱。
赏析: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对于道义和责任的坚守。

福陵气葱郁,乔木万万株。
译文:福陵的气势非常茂盛,成千上万棵树木矗立在那里。
注释:福陵是清朝皇帝的陵墓所在地,这里的树木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福陵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皇产有三川,林矿实上腴。
译文:皇国的领土有三川,森林矿产确实丰富。
注释:这里的“三川”指的是中国的三个省份,而“林矿”则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和资源储备。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国家领土辽阔、资源丰富的优越性,同时也暗示了国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

生心肆攘夺,严绝誓不渝。
译文:他们的欲望无限膨胀,誓言绝不改变。
注释:这里的“生心”指的是贪婪的欲望,而“攘夺”则是形容这种欲望的强烈和无度。
赏析: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即人们为了私利而不惜一切代价的行为。

撄怒讽使去,翻然还故都。
译文:当愤怒出现时,我用讽刺的方式让他离开,他竟然返回了他的旧地。
注释:这里的“撄怒”指的是受到愤怒的刺激或威胁,而“翻然”则是形容他的转变或回归。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某种行为的反感和批评,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力量或影响的存在。

芦沟事变起,倭患十载余。
译文:芦沟桥事变爆发了,日寇侵华已经持续十多年了。
注释:这里的“芦沟桥事变”是指1937年的七七事变,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之一。
赏析:这两句诗回顾了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和侵略的担忧和思考。

诸弟隔南天,尺寸不可逾。
译文:各位弟弟被阻隔在南方,他们无法逾越这个界限。
注释:这里的“南天”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地方,而“不可逾”则是形容距离遥远、难以跨越的情况。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战争和分离的影响和后果。

今夕复何夕,聚族忘艰虞。
译文:今夜又是什么日子?聚集在一起忘却困难和忧虑。
注释:这里的“何夕”表示某个不确定的时刻或日子,而“聚族忘艰虞”则是形容人们在团聚时忘记了困难和忧虑。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团聚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和乐观态度。

梅花照杯酒,博塞为欢娱。
译文:梅花映照在酒杯中,赌博赛马成为欢乐的来源。
注释:这里的“梅照”指的是梅花的美丽景象,而“酒”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饮品。
赏析:这两句诗描述了饮酒作乐的场景,同时也传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交活动的特点。

旧交馀二三,沫湿相岣濡。
译文:老朋友剩下两三人,我们互相问候并互相安慰。
注释:这里的“旧交”指的是过去的老友或熟人,而“沫湿”则是形象地描述了相互问候的情景。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寻找温暖和支持的愿望。

至尊尚蒙尘,穆驾无回车。
译文:皇上还在宫中受惊忧,没有回銮返京的意思。
注释:这里的“至尊”指的是皇上或皇室成员,而“穆驾”则是形容帝王乘车出行的样子。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和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帝的关注和期望。

末由尽臣力,聊得申友于。
译文:我最终不能尽到大臣的职责,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注释:这里的“尽臣力”指的是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职责,而“申友于”则是通过书信来表达友情的一种方式。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职责和友情的反思和取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平衡职责和情感的关系。

回思旅顺时,遭际千载无。
译文:回想当年在旅顺的时候,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注释:这里的“旅顺”指的是清朝时期的一个港口城市,而“遭际千载无”则是形容当时的历史机遇非常罕见。
赏析:这两句诗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人生苦难全,甘苦纷荠荼。
译文:人生的艰难困苦是无法预料的,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像野草一样丛生。
注释:这里的“苦”指的是困难和痛苦,而“纷荠荼”则是形容这些困境像杂草一样到处都是。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自从决藩篱,流丸转瓯臾。
译文:自从我决定离开家乡的那一刻起,就像流走的丸子一样难以回头。
注释:这里的“藩篱”指的是家乡或故土,而“流丸转瓯臾”则是比喻自己离开了家乡后难以回到那里。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孑遗沟壑尽,诛求骨髓枯。
译文:只剩下孤独的身影在山谷之间徘徊,搜刮民脂民膏使得人民穷困不堪。
注释:这里的“沟壑”指的是山谷,而“诛求骨髓枯”则是形容人民遭受搜刮后的极度贫穷和困境。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人民生活的艰苦和社会的腐败现象,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贫富差距的关注和思考。

驱之等犬豕,践之如土苴。
译文:他们对待人民就像驱赶狗猪一样随意,踩踏他们如同对待泥土一般。
注释:这里的“犬豕”指的是普通百姓,而“土苴”则是比喻轻视或看不起的意思。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人民的蔑视和践踏,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平等现象的批评和反思。

毒螫去蛇蝎,猛噬来貙貐。
译文:虽然消除了毒蛇猛兽的威胁,但凶猛的野兽依然横行霸道。
注释:这里的“蛇蝎”指的是邪恶之物,而“貙貐”则是形容凶猛的野兽的样子。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社会变革带来的积极效果和潜在的危险并存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需要警惕潜在危险的态度。

滔天非一族,神州竟沦胥。
译文:滔滔不绝的洪水并非只有一族,神州大地终于沦陷了。
注释:这里的“滔天”指的是洪水泛滥,而“神州”则是中国古代对国家的象征,这里指代整个国家。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破坏和对国家的毁灭性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和保护的重要性。

出户望北辰,万里阴云铺。
译文:走出门仰望北方的天空,只见万里阴云密布。
注释:这里的“北辰”指的是北斗星或者北极星,是中国古代人们用来指引方向的重要天文符号。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和保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