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云暗节旄,天山秋尽雁飞高。
风吹塞马霜蹄疾,雪扑征衣冻宝刀。

塞上曲

万里长云暗节旄,天山秋尽雁飞高。

风吹塞马霜蹄疾,雪扑征衣冻宝刀。

注释:

塞上曲:指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一诗。

万里长云暗节旄:万里长空,乌云密布。节旄,即旄(máo)杖,古代军中指挥用的长旗。

天山秋尽雁飞高:天山,位于中国新疆北部和西部,是中国最大的山脉之一。秋天来临,天山的景色变得格外美丽。

风吹塞马霜蹄疾:塞马,指在塞外放牧的马。霜蹄疾,指马蹄上结满了霜。

雪扑征衣冻宝刀:征衣,指出征时穿的战服。宝刀,指锋利的宝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塞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深深敬仰之情。首句“万里长云暗节旄”,以万里之长的长云来比喻辽阔的天空,暗喻边疆战事连绵不绝、危机四伏。次句“天山秋尽雁飞高”,则通过秋天天山的景色,以及大雁南飞的情景,寓意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与无奈。第三句“风吹塞马霜蹄疾”,描写了塞外马儿在寒风中奔跑,其蹄上结满霜花,形象地展现了边关的艰苦生活。最后一句“雪扑征衣冻宝刀”,则是说士兵们穿着征衣,手持宝剑,抵御严寒,奋勇杀敌。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王昌龄的诗歌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