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枯藤杖,间身挂白云。
自称老禅客,谁识故将军。
世外渔樵侣,山中麋鹿群。
劳生惭俗吏,展卷挹清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艺术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构思、构思、运用比喻拟人、地名的运用、炼句能力、分析作品的文学形象和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等。赏析时注意理解诗歌的内容。“七尺枯藤杖,间身挂白云”意思是:我拄着七尺长的枯藤杖,身挂白云。“自称老禅客,谁识故将军”意思是:自称老禅客,谁能识出我这个曾经的将军?“世外渔樵侣,山中麋鹿群”意思是:世人称我为世外的渔夫樵汉,山中的麋鹿成群。“劳生惭俗吏,展卷挹清芬”意思是:为了生计而感到惭愧,翻开书卷来领略其中的清香。
【答案】
(1)首联描写了诗人自况,以七尺枯藤杖,间身挂白云,表现了自己闲适的生活情趣。(2)颔联用典,以“故将军”暗喻自己曾经的军功显赫,但因年事已高,不能再为国效力;又以“老禅客”自比,说自己现在只能像和尚一样过着清净的生活。(3)颈联写自己与世人的交往,世人称我为世外的渔夫樵汉,山中的麋鹿成群;(4)尾联写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因为自己的一生都是劳碌奔波,所以感到惭愧,于是便拿起书卷,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5)译文:我拄着七尺长的枯藤杖,身挂白云。自称老禅客,谁能识出我这个曾经的将军?世人称我为世外的渔夫樵汉,山中的麋鹿成群。劳生惭俗吏,翻开书卷来领略其中的清香。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藤杖作线索贯穿全篇,将僧人与将军两种身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前两句写藤杖之长、之粗,表现其主人的气度不凡。后两句写僧人的超脱,与世俗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也表明了他隐逸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