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青回辇路春,舞雩今见咏归人。
寒镫夜话西山雨,匹马朝飞朔陌尘。
海内论交几师友,秦中播越旧君臣。
丈夫不为穷途哭,万感苍凉泪满巾。
【注】①《唐书·张愚传》:愚少孤,事母至孝。年十五,与兄齐行。时人谓齐、愚俱有令名。及长,学涉经史,尤善《春秋》,以高第授左拾遗。
②《汉书·王吉传》:王莽末,天下大乱,独无为不失其本已。后王莽败,天下定,无为乃避病去官。
③《史记》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嫁晋文公为妃,感寒风之疾,吹箫而与之和,遂为神焉。后因以“弄玉”代称女子有文才者。
④《左传》:“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后因以“赏不及其身”为谦辞,言自己受奖而不及他人。
⑤《史记》:汉高祖欲封韩信为淮阴侯,曰:“若引兵能自到者,购之千金;如不能,法当族之。”
⑥《汉书》:“萧何闻韩信在楚,使使者求之。信报曰:‘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金钱赐宠,非金城郡不可得也。”
⑦《汉书》:“韩王信反”,汉将陈豨击斩之,传首京师。
⑧《后汉书》:“光武皇帝下诏赦诸囚徒,布告天下云:‘……’”
⑨《史记》:“项羽杀宋义。使项庄拔剑起舞于坐,欲击沛公,项伯知之,翼而蔽之。”
⑩《汉书》:“赵广汉为右内史,治放火罪不谨,下吏抵罪,狱中上变,有诏勿案验。后有盗发孝堂,广汉即劾奏‘盗者是也’,于是上穷案竟不得实,免归故郡家。”
⑪《史记》:“孔子叹凤在郊阙,作《凤歌》以哀之。”
⑫《诗·小雅·鸿雁序》: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其心。我仪图之,维鹊有巢。之子于燕,百堵皆作。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洲,百泉涌流。
⑬《易·系辞》“坎为水”,《说卦》“坎为水”。
⑭李善注:汉武帝初即位,以太中大夫董仲舒为丞相,封阳陵侯。
⑮《汉书·贾谊传》:谊上书言政事疏,其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数得而记矣。”后以“痛哭流涕”“长太息”为典。
⑯《后汉书》:“马援为交趾牧,九真太守,南武都太守。”
⑰《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灭吴。”
⑱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祠前茂草生。细柳营边野狐哭,秋风万里送鹰扬。
⑲《后汉书》:“冯异字公孙,南阳人也。初起兵于颍川。后随光武破邯郸,降铜马于河间。”
⑳《后汉书》:“刘玄立,遣使者拜隗嚣为蜀郡守。嚣受印绶而归,谓使者曰:‘吾西伯尔,岂敢望王?”
㉑《史记》:苏秦游说秦惠王,谓秦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沃野,北有胡貉代马,南有巫山长杨之险,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桑柘满盈,谷食常贱。”“今大王之国,四塞之国也。”
㉒《史记》:“苏秦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长杨之险,东有肴函之固。”“秦四塞之国也。”
㉑《史记》:“秦四塞之国也。”
㉓《史记》:“苏秦说赵肃侯曰:‘今四寸之管,而通于天下,不为过也。以小易大,王何疑焉?然臣窃观大王志意之所喜恶也。”
㉔《论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㉕《论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㉖《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㉗《庄子》:“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言诗于田垄之上,子祀曰:‘四滑贼也!’”
㉘《庄子》:“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
㉙《史记》:“张良愿捐关内侯印留谢。”(《留侯世家》)
㉚《史记》:“萧何闻汉祖崩,自刎于前。”
㉛《汉书》:“卫青平匈奴,斩首虏万余级。”
㉜《汉书》:“霍去病获匈奴名王五名,将军再战三胜。”
㉝《史记》、《汉书》:李广一生未尝败绩。
㉞《史记》:“李斯上书劝上尽诛宦官,二世怒曰:‘此非吾所宜言也。”
㉟《汉书》:“班超为西域都护。匈奴大人五十余万众来入汉,请置校尉以来市买。”
㊱《史记》:“张骞使大夏还,汉主嘉之。拜骞为大司马,列将军。后以“列将军”为对大将军的敬称。
㊲《史记》:“张汤为御史大夫,知淮南被侵削而上书言状。”
㊳《汉书》:“赵充国击先零羌于临洮,大破之,遂开番循七百余里。”
㊴《汉书》:“郑弘为京兆尹,迁左冯翊。为人明察,不私亲戚子弟。”
㊵《汉书》:“张敞为京兆尹。”
㊶《汉书》:“孔光为丞相。”“孔光者,宣帝师傅也。始元四年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㊷《汉书》:“朱邑为河东太守。”“邑者,杜衍之后。杜衍以忠直显名于世。”
㊸《汉书》:“黄霸为冀州刺史。”“霸者,颍川黄氏子也。”
㊹《汉书》:“王尊为刺史。”“尊者,扶风茂陵人。”
㊺《汉书》:“王商为刺史。”“商者,太原人,安车驾至京师。”
㊻《汉书》:“郭丹为冀州刺史。”“丹者,涿郡人。”“丹素有声名于州界。”
㊼《汉书》:“张纲为冀州刺史。”“纲者,清河张姓也。”“纲素刚正。”
㊽《史记》:“李陵降胡,单于壮其节行。”“陵虽没军行,以大辱幸。”
㊾《汉书》:“李陵降胡。”“陵既至北海上,且战且行。”
㊿《后汉书》:“张俭为尚书郎。”“俭者,南阳新野人。”“俭少修志操。”
㊿《后汉书》:“张俭事督邮。”
㊿《后汉书》:张俭为豫章太守。
㊿《后汉书》:“张俭为侍御史。”“俭性矜严。”
㊿“张俭为司隶校尉。”“俭性矜厉。”
㊿“张俭为尚书郎。”“俭好尚气侠。”
赏析:辛丑春乞身东归过太原赠张愚生这首诗,作者借题发挥,抒写自己的感慨。首联描写了作者回到太原时所见的景色;颔联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张愚生的思念之情;颈联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尾联则表明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